拜登太傻了?他戳破美國「幻想」打擊大陸晶片毀掉1件事

美國對大陸晶片業設下嚴格出口管制措施。(示意圖/shutterstock)

美國政府以國安爲由對大陸晶片業發動制裁,並拉攏日本、荷蘭等盟國加入出口管制的行列,企圖封鎖大陸提升晶片技術的機會,達成削弱高科技、軍事與經濟實力的最終目標,然而,有專家提醒,半導體產業依賴高度跨國合作,美國過於堅持在地生產將破壞全球化,想要達成晶片自給自足是一種幻想。

半島電視臺報導,過去幾年,美國多次對大陸發動晶片制裁,讓他們無法拿到先進製程晶片的技術與生產設備,以保護主義方式維護技術領先的地位,但此策略也引來批評,美國破壞全球化,廠商生產成本將因此變高。

美國知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發佈的報告指出,美國加強晶圓製造的能力,想要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是一種幻想,「美國應該優先考慮生產低階晶片,同時在先進晶片上與大陸競爭,因爲高階晶片相當仰賴不同國家、團隊彼此的合作。」

《晶片戰爭》作者、美國學者米勒(Chris Miller)也說,「生產先進半導體需要上千個步驟,且沒有人是精通所有步驟的專家,因此廠商需要大量的知識與密切的合作來生產先進晶片。」

南韓浦項工科大學教授Lee Jang-sik則提到,生產成本是半導體產業能否長久經營的關鍵,「這是半導體產業發展最大的動力,不斷創新的狀況下降低生產成本,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更是供應鏈重組後的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