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沒停業 業者哀嚎:紓困補貼補不到

百貨沒停業 櫃位業者哀嚎:紓困補貼補不到。高虹安辦公室提供

民衆黨立委高虹安今召開「疫情下的甘苦人生百貨公司櫃位業者」座談會;與會百貨櫃位承租業者今表示,沒有正職員工,領不到補助,又要負擔高額櫃位租金蠟燭三四頭燒,政府補助不應該角色認定,應該用營運資金總額來看,才能真正幫助中小企業。

民衆黨立委高虹安指出,全國三級警戒實施已逾一個多月,百工百業受疫情影響甚巨,行政院雖已推動紓困4.0相關計劃,但補助百貨公司櫃位業者的紓困方案實際損失不成比例,僅有正職人員才能領有4萬元補助,但百貨櫃位業者大多聘請部分工時員工,形成「看得到、吃不到」的窘境

她說,此外,因爲百貨公司沒有強制停業,但生意非常差,百貨公司與櫃位業者的包底抽成制,使櫃位業者雪上加霜,沒有客潮仍得維持營業,櫃位租金成爲一筆不小開銷,令許多業者叫苦連天。

出席線上會議的百貨餐飲業代表指出,三級警戒後,只能外帶,所以外場人員都辭退了,只留下廚師,但廚師有保職業工會,業者反而因爲沒有員工,無法申請補助;「百貨有營業,我們有簽約,想不做也不行,要撤櫃還要付高額違約金,是蠟燭三四頭燒」。

他說,政府升三級的規範,只圖利大財團小蝦米怎麼有辦法應對?百貨也是封閉式,卻沒有停業,連櫃姐也染疫,他們不開店又不行,但開又是一筆開銷,一開店基本租金25萬。

出席的服飾業者代表也說,她在四、五家百貨女裝設櫃營收衰退5成,但是政府的補貼方案是有綁一個只補貼正職人員等限制。但礙於工時,百貨公司通常都是非正職人員,一開店,不只一個月要發很多薪水,卻無法申請補助。

經濟部商業司代表:紓困方案都是以全職員工來計算這樣的規範,行政院拍板的所謂的公司行號,包括商業服務業製造業交通部觀光旅遊,也全部都以此爲標準,是具有一致性的,此外這也跟去年的補貼同樣規範,主要是考量勞動法規要求,公司應該要幫勞工勞保,這也攸關工時及職業保險

勞動部代表說,勞動部有針對減班、休息事業單位,用訓練員工的費用補貼,這個部分都是沒有分全職或非正職。

不過業者卻不以爲然表示,但是目前百貨公司沒被要求暫停營業,他們也不可能有減班休息的規定,且要減班30日才能領到補助,不能減班且業績又大受影響,他們跟製造業不一樣,政府補助不應該角色認定,應該用營運資金的總額作紓困比例上的補貼,才能真正幫助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