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普丁還不夠?歐洲離不開大陸1產業 爆能源轉型大危機

中國太陽能產業仍佔據全球主導地位,目前全球80%的太陽能產量都來自中國。(示意圖/達志影像)

歐洲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在盟友協助下,取得大量液化天然氣,並希望到2030年太陽能成爲其主要電力來源,不過根據外媒報導,歐洲該如何擺脫對中國太陽能板的依賴,是接下來面臨的另一個能源考驗。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目前中國企業掌控着全球80%以上的太陽能供應鏈,其在太陽能電池板及組件生產領域占主導地位,分析師和官員示警,在歐洲建設可行的太陽能電池板產業並非易事,尤其中國生產商背後有中國政府的補貼,能透過降價來打壓新的競爭對手。

報導指出,對於歐盟來說,如何打破對中國太陽能板的依賴,已經成爲當務之急,以義大利爲例,

國家電力公司在西西里島的一個大型太陽能電池板工廠,可望成爲歐洲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工廠,但該電力公司和其他歐洲太陽能廠商電池板的組裝,目前仍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矽片和其他零組件。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前10個月,歐盟從中國進口價值高達175億歐元的太陽能組件和設備,佔其太陽能相關總進口額的95%。此外,中國正考慮限制用於製造矽錠和晶圓的設備出口,這兩項材料是製造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材料,而這一措施,將導致西方國家更難讓太陽能產業脫離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

歐盟希望到2030年,能實現能源產量中可再生能源佔比達45%,而現在該比例爲17%。據悉歐盟正在考慮提供更多補貼,以鼓勵新建太陽能電池板工廠和擴建現有工廠,該行業投資者也希望歐盟放寬對企業的政府援助規定,讓大量資金流向太陽能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