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一用是書生”,上半句纔是真經典,可謂字字錐心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古往今來,讀書一直都是貧困人家翻身改命,跨越階層的唯一通道,尤其在封建社會當中,這種情況更爲明顯。
於是出現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受這種觀念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自願進入八股牢籠之中。
可凡事都有雙面性,緊接便又出現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言論。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上半句纔是經典之論。
一生不得志的黃景仁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當中都認爲:“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就是爲了論證讀書無用。
如果你也是這樣認爲的話,就太過偏見了,其實這句話原意並不是爲了證明讀書無用,也沒有任何貶低的含義。
在“百無一用是書生”之前還有半句話,合起來就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首詩出自於清代詩人黃景仁的《雜感》。
光從名字就能夠得知,這首詩是黃景仁有感而發寫出來的,具體內容翻譯過來就是:
黃景仁自認爲讀書人前途渺茫,既沒有官職,發展也沒有錢財傍身,甚至遇到喜歡的女孩子都不敢向前追求,生怕被人家說成是負心人。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10個人當中有9個人會對他翻白眼,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黃景仁也開始懷疑自己。
反思讀書是不是真的沒用?甚至認爲自己是一個毫無用處的人。但轉念一想,讀書也不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最起碼自己開心。
所以就勸誡自己不能一味地沉下去,而是要重新振作起來,即便是沒人欣賞,自己也要做自己的聽衆。
從整體上來講整首詩也有着積極向上的含義,只不過被有心人斷章取義後,才形成了現在的“讀書無用論”。
這不僅僅是對黃景仁自身經歷的描述,也是天下衆多讀書人的真實寫照。即便滿腹經綸又如何?沒有功名在身還是會被人看不起。
而他又無法把自己的心思與旁人訴說,畢竟旁人也不瞭解他內心的苦楚和理想抱負。
其實不僅僅是黃景仁有這樣的吐槽,就連蘇軾這樣的知名詩人都曾經抱怨過讀書沒什麼用。
這就不得不提到蘇軾的那句“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了,單看這句話好像是在勸諫世人讀書無用。
但仔細分析一下的話就會發現,這無非是蘇軾的吐槽而已。蘇軾認爲所有的苦難都是從識字那一天開始。
如果當初沒有讀這麼多書,只是粗略的能寫個自己的姓名,然後沉浸在田地間埋頭苦幹或許就沒有這麼多煩惱事了。
可吐槽終歸是吐槽,在吐槽完畢後,他們照樣會沉浸在書本當中無法自拔。即使讀書派不上什麼用場,但不讀書肯定更難。
極爲嚴苛的科考制度
既然讀書那麼難,爲什麼還會有人前赴後繼進入到讀書人的行列?他們是爲了讀書來提升自己的言行舉止嗎?答案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古代,讀書人逆天改命的唯一渠道就是科考,而科考無非就是經史子集,八股文章。
只有通過科考的學子們纔算進入了仕途,到時候混個一官半職不僅自己臉上有光,還能逆天改命跨越階層。
最重要的是科考並不會審查考生的出生和家庭情況,更沒有年齡限制。即便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也能參加科考。
在當時那個封建等級嚴格的社會來講,科考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福利,也怪不得會有這麼多人紛紛加入到科考當中。
但以前的科考遠沒有大家想象當中的那麼簡單,考生必須要根據45經這種經典文獻來進行寫作。
文章也不能隨意編寫,而是有嚴格的格式規定,甚至每個部分的字數也都已經作出了相關規定。
於是很多讀書人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八股文的瑣碎格式,爲了能夠讓典故和成語與自己的觀念巧妙相結合,開始忽視其他學問。
這就使得古代人知識結構相對專一,在知識結構專業的情況下,眼界自然就沒那麼寬廣了。
讀書人落榜後的歸宿
雖然這麼多人想要參與到科考當中,但科考的錄取率極低,具體低到什麼程度呢?清華北大難考對吧!科考比清華北大還難上幾十倍。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有大量讀書人落榜,那麼像這些落榜的讀書人又去了哪裡呢?
他們總不可能又重新回到田地裡幹農活了吧?光是想想都知道,畢竟他們手不能擡,肩不能提,即便是幹農活也幹不了多少。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奉旨填詞”的柳永了,他曾經參加過多次科舉考試,但經常會用到描寫市井風情或者是男女之事的詞彙。
而這樣的詞彙肯定不符合當時的主流文壇,就這樣遲遲沒有考上名次。但他的文采卻被宋仁宗看中,直接讓他“奉旨填詞”。
雖然沒有走上仕途,但皇帝的旨意也讓他捧上了金飯碗,再也不需要爲生計所發愁。
而柳永也全身心投入到填詞過程當中,不僅創下無數經典此舉還收穫了大批粉絲,即便放在現在,也是妥妥的大明星人物。
反觀蒲松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雖然也是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他的文采並沒有被看中。
不過在科考途中,他也被民間的一些奇聞異事所吸引,於是便開始收集各方素材,創作了《聊齋志異》這本書,被人流傳至今。
再就是李時珍,他曾經也是個科考釘子戶,但卻因種種原因,無法考取功名。但李時珍卻並未灰心,他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大的發展。
於是這樣,他把當初科考的勁頭拿了出來,全身心投入到中醫行業當中,每天行走在山野間。
憑藉着自己的努力,成爲了遠近聞名的醫生,他所編寫的《本草綱目》更被稱爲中醫學的典範。
結語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也都明白了,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是爲了讓我們以後有更多選擇。
即便考取不上功名,還可以轉投進入到其他行業當中進行發展,只要能在自己適合的領域,就一定能創造出價值。
#深度好文計劃#參考資料:
【1】科舉制誕生前 古代“高考”有多難?——北京日報
【2】爲什麼說宋代進士科舉考試比今天的高考還要嚴格——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