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後中美關係將有變數?學者竟脫口5字

陸媒指出,拜登16日在與習近平的視訊會議上表示,不支持臺灣獨立。(圖/新華社)

美國總統拜登16日在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視訊對話中重申,美國政府信守「一中」政策,不會支持臺灣獨立。對於拜習峰會後,中美關係是否有可能好轉?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王高成分析認爲,雙方領袖有見面,對緩和雙方現在比較緊張對立的關係,「多少有幫助」。

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1月就職後曾兩度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電話,這次是首次舉行視訊峰會,雙邊幕僚將與會,美中關係怎麼發展,世界都在關注。據《CNN新聞網》16日報導,當拜登提起人權,中方攻臺和貿易問題時,氣氛最後就變得比較嚴肅。

據《中評社》16日報導,對於如何看拜習此次視訊峰會後,對將來的中美關係是否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王高成認爲,雙方領袖有見面,議題上有一些交集,譬如氣候變遷和貿易問題等,對緩和雙方現在比較緊張對立的關係,多少有幫助,但要說談完之後雙方就沒有立場矛盾也不可能,所以雙方既有的競爭還是會持續,不會很快就變成非常良好的關係。

談到此次峰會後,美國對臺灣的態度是否會持續友好,還是轉爲低調?

王高成說,此次峰會後,美國應該不會停止打臺灣牌,因爲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本來就有計劃爭取包括臺灣在內的夥伴合作。但這樣的合作在中方角度來看,就是美國在支持「臺獨」勢力,所以還會持續有軍事動作,包括軍機艦繞臺來施壓美國。

王高成強調,在臺灣問題上,美中仍是各說各話的狀況,但在此峰會後,美國可能會短暫時間少打一些臺灣牌,譬如美國官員來訪的層級降低或減少,或對臺軍售再緩一下等等,但仍要看會後美中關係互動如何發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