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利率調不調 金管會陷兩難

往年9月左右就會開保單責準利率會議,今年因爲有防疫保單、壽險淨值等諸多問題,金管會至今仍未與壽險業者開會、討論明年責準利率,且利率決定上比往年難度加大。若20年期以上美元保單責準利率調升1碼到2碼,將是14年來長年期保單首度升息,但也不排除只調6至20年期的利率,影響就極小。

今年債券殖利率因升息預期而大幅反彈百點以上,若依保單責任準備金公式計算,新臺幣保單基準利率比去年增加0.37個百分點,拉高到0.74%,美元保單基準利率則增加0.82個百分點,拉高到1.93%,美元保單最高可拉昇3碼,即從現行20年期以上責準利率1.75%,最高可拉高到2.5%,一旦確定升息,舊保單年底會停售,明年保單會變便宜。

新臺幣雖算出拉高1碼的空間,但這幾年新臺幣長年期保單責準利率是應該調降,即保費會「貴爆」,爲讓民衆能買到新臺幣保單,金管會原本就已加碼拉高到1.5%,壽險業者判斷新臺幣保單其實是沒有升息空間,現在就等金管會作出決定。

金管會表示正請保發中心補充資料,一併納入考慮,一是公式是計算去年7月到今年6月底的債券殖利率移動平均數,但7月以來美國聯準會又再升息6碼,及臺灣央行9月亦升息半碼,年底前可能再升息,可能要納入考慮;二今年升息屬壓抑通膨的短期作法,明年未必持續,壽險業若明年推出高利率保單,投資上是否可支應。

三若宣佈升息,恐是長年期保單14年來首次升息,過去降息都有保單「停售效應」,升息恐造成11月及12月業績「停滯效應」,長年期保單恐賣不動,壽險公司及業務員收入都受衝擊;四是新臺幣與美元保單競爭力不宜過於懸殊等。

金管會最終11月會宣佈明年的保單責準利率,壽險業者表示,若再考慮壽險投資收益及接軌IFRS17等問題,美元長年期保單恐只有升息1碼的空間,則影響就不大,新臺幣則應該沒有升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