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約九成中國企業對拓展海外業務有興趣 東盟依然爲首選地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中國企業出海預期如何?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銀行中國)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約九成的企業都表示對拓展海外業務有興趣,同時約四分之一的企業表示未來1—3年內拓展海外業務是其首要任務之一,東盟依然是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首選目的地。
中國企業在未來3年內最感興趣的東盟市場是哪個?答案是馬來西亞。報告顯示,45%受訪中國企業表示將在未來三年內發展東盟業務,在衆多海外市場中居首位。其中,馬來西亞(48%)、印度尼西亞(42%)和泰國(35%)成爲東盟國家中最受中國企業青睞的海外展業目的地。
大華銀行中國批發銀行部代理主管、企業銀行部主管兼北京分行行長辛韜表示,中國企業對東盟市場的關注度與各國的產業政策以及受訪企業所處行業密切相關。例如,電子產業首選地通常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大宗能源類企業首選地通常是印度尼西亞,對於服務型公司,如一些遊戲公司或中介機構,則多選擇新加坡作爲落腳點;涉及新能源汽車的企業,生產首站大多選擇泰國。
“目前,中國企業出海已不僅僅是單個企業的行爲,而是帶領整個上下游生態圈一起出海。”大華銀行中國商業銀行部主管王灝表示,中國企業在考慮出海時,會涉及各方面的因素,資源、當地政策、勞動力成本等因素會影響企業決定將生產製造放在哪個國家。
辛韜分析,中國企業抱團出海目前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整個產業鏈的轉移,包括核心企業及其供應商和經銷商一起進入新市場;二是同類型企業集體出海,以工業園爲平臺,對接區內數十家同行業企業,實現大規模出海。
“地緣政治是目前中資企業出海首要的問題,當到一個市場時一定先問有沒有地緣政治風險。”在辛韜看來,地緣政治風險已經成爲企業家和銀行最關注的風險點之一。
在所需支持層面,報告顯示,在中國企業逐漸從產品出海、投資出海轉向生態出海的趨勢下,37%受訪企業表示希望能夠對接大型企業,並作爲核心企業供應鏈的一環借力出海。
該報告同時指出,企業對於未來發展持樂觀穩健的態度。同時,運營成本的上升躍居成爲企業面臨的首要挑戰,企業也積極採取多種方式降本增效。
爲積極應對挑戰,企業未來三年內將把開發新的客羣市場和數字化轉型等作爲主要手段,同時企業也表示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治理(ESG)作爲接下來三年的主要任務之一。
王灝表示,對企業而言,之前容易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進入了一個需要高強度投入才能帶來收益的時代。
“我們看到許多企業家已經在前瞻性地佈局未來,他們根據當前形勢規劃未來五年和十年的企業發展。”王灝說,“以前企業更注重效率,現在既要看效率,也要看安全”。在王灝看來,爲了安全,企業必須支付額外的代價,這些代價包括在國際市場上運營的額外成本和試錯成本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傾向以數字化形式降本增效。報告顯示,面對營運成本增長的壓力,中國企業傾向以數字化形式降本增效。受訪的中國企業中,超過八成表示會在2024年加大在數字化上的投入,其中大多數企業的預算增幅水平保持在10%至25%。
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部署相對領先,利潤和融資依然是主要考量。報告顯示,一半的中國企業已經在業務中實踐了可持續發展,而且22%的企業都表示未來三年將在運營和研發當中,融入更多ESG的實踐。沒有實現可持續轉型的企業,主要顧慮是影響利潤(35%)或增加產品和服務成本(31%)。同時,企業認爲最需要的支持舉措依然是提供更多的可持續融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