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31例「狀況都不同」 王必勝推測2原因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天上午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寶林茶室案有部分輕症個案拒絕檢驗,擔心民衆攝食後有肝腎功能問題,建議還是檢查一下比較好。(圖取自POP radio)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燒,衛福部疾管署公佈最新通報情形,從昨天傍晚到今天上午10點,未再新增個案,維持31例。外界關心爲何發病時間、輕重程度不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推測2原因,主要和吃入的量有關,其次是可能毒素在食物上不平均分佈。

疾管署今天上午公佈「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最新通報情形,截至今天上午10點,未再新增個案,維持31例。其中2人死亡、5人仍在加護病房、3人在一般病房,其餘21人就醫後返家。所有死亡及重症個案皆驗出米酵菌酸,輕症患者則持續檢驗中,目前累計14例個案檢出米酵菌酸。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天上午接受媒體專訪表示,有部分輕症個案拒絕檢驗,已請衛生局去勸一下,不只是因爲事件的完整性,而是擔心民衆攝食後有肝腎功能問題,還是檢查一下比較好,驗血不會太麻煩。

31例個案用餐時間都是在3月19日到24日間,但嚴重程度差異大,王必勝表示,這次也發現到,個案有些輕、有些重,這和攝食的量有關係,有些人沒吃完、只吃一點點,第二的原因是,假設推測是粿條,毒素在上面分佈是不平均的。

事件爆發後,許多民衆不敢吃粿條等米制品,王必勝說,粿條有分好幾種,有些是純米做的,而這次的食材是供應商做的,大部分是玉米澱粉,米含量非常低,米的部分大家可以放心一點,暫時不用太緊張。食藥署會盡快開專家會議,把相關注意事項整理起來,讓民衆知道該怎麼做。

衛福部食藥署26日會同北市衛生局前往稽查,查了35項食材都沒有驗出米酵菌酸。王必勝表示,由於百貨公司每天都有人處理廚餘,現場已經沒有之前的食物檢體可以採,先前經由媒體報導得知有民衆用外送點了2份食物,吃了其中一份就不舒服,另一份沒有再吃,因此聯繫對方詢問是否有保留食物檢體,但對方說食物已經酸臭,已經丟掉了。他強調,已經想盡辦法去找,但目前看來很難找到26日以前的檢體。

王必勝也再度還原整個事件時間序。新北24日收到2位民衆用餐後噁心、嘔吐,其中1人過世,力行通報發生地和中央,也就是北市和食藥署。衛福部則是26日才積極介入,原因是24日到26日之間都只有這2個案例,北市沒辦法確認病例死亡和食物中毒的相關性。

「不能苛責第一線人員的判斷,這個太困難了。」王必勝說,一般食物中毒事件很少見這樣病程快的情形,而且這是沒有看過的毒素,也不是團體發病,而是散發的,透過回溯才知道。他強調,目前都還在處理中,等到真項明朗後,再做一次較大的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