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到!「網路安全三步驟」 教你避免個人資料外泄

記者洪聖壹臺北報導

每年 5 月就是報稅季節,根據財政部公佈的最新統計數字,臺灣透過網路報稅的民衆已經高達 76%,而根據趨勢科技調查,平均一臺電腦有 29 只間諜軟體秘密監視,趨勢科技提醒要利用網路報稅的民衆,切記「網路安全報稅三步驟」,才能避免個人重要的報稅與個人資料外泄。

趨勢科技資深技術顧問簡勝財表示:「許多民衆習慣透過P2P檔案分享軟體,下載影音,然而這卻是災難的開始,個人報稅資料很有可能因此被藏在P2P內的惡意程式偷竊。或者,非法分子會先購買『網路報稅』、『所得稅申報』等關鍵字廣告植入惡意連結,一旦用戶點選下載僞裝的『網路報稅軟體』,就立即將間諜軟體植入電腦中,藉以竊取帳號密碼,造成個資外泄」。簡勝財進一步表示:「不只報稅前有詐騙,就連退稅時也要小心。詐騙集團常假冒國稅局、財政部名義,寄發電子郵件網址,引誘民衆輸入身分證號碼銀行帳號密碼,但這些都是網路釣魚慣用伎倆」。

面對如此多的報稅詐騙,趨勢科技提供的「網路安全報稅三步驟」如下:* 報稅前:移除電腦內的可疑程式、先掃描後報稅:進行網路報稅前,建議先用專業資安防護軟體,將電腦進行全面掃描,移除 P2P 分享軟體、刪除潛伏的木馬程式、自動刪除感染檔案等,以免報稅資料被駭客植入的惡意程式竊取。爲了避免因爲誤入釣魚網頁,在不知不覺中被植入「鍵盤側錄程式」或間諜軟體。趨勢科技建議民衆可安裝具有自動開啓病毒、間諜程式防護功能的資安防護軟體,若確定是詐騙或惡意網頁,該軟體會進行封鎖及跳出通知,避免下載到惡意程式。

* 報稅中:不使用公共電腦報稅、避免用 Windows XP:由於微軟已經停止支援Windows XP,建議民衆改換其他作業系統的電腦報稅,同時也建議不要使用公開場所的電腦、或者公用的電腦,以避免個人資料外泄。此外,趨勢科技建議民衆應安裝「可保護私密資料、可跨平臺使用」的資安防護軟體,藉此預設要保護的資料(如信用卡帳號、個人身分證字號等),若這些資料未經同意就被傳送出去,專業的資安軟體會立即攔截。

*報稅後:報稅後應將硬碟內的個人申報資料檔案刪除、並事先另行備份,最好儲存於可攜式儲存媒體(如隨身碟),不須使用的扣繳憑單要確實保管好,以避免資料外泄。千萬不要輕易相信號稱「來自國稅局退稅通知」的電子郵件,這些很多是釣魚網站陷阱。國稅局不會透過電子郵件索取納稅人的個資,而號稱「節稅信件」內含的連結,更可能是駭客網路釣魚手法。此外,安裝具備「郵件掃描」功能的資安軟體,可在第一時間內掃描郵件,得知是否爲詐騙郵件,自動替民衆過濾,避免因爲受騙而開啓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