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站接入、臨河站拆除!包銀高鐵重大進展

中鐵上海工程局消息:4月10日凌晨,包(頭)銀(川)高鐵建設傳來捷報,經過600多名建設者570分鐘連續施工,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包銀高鐵重點配套控制性工程——包頭至臨河段站前工程1標京包客專上行、包西上行鐵路改線撥接施工順利完成。

兩條既有線路撥接任務完成,標誌着包銀高鐵引入包頭樞紐工程正式啓動,也刷新了包銀高鐵工程建設“進度條”。

包銀高鐵引入包頭樞紐工程共分爲三次撥接,本次施工包含京包客專上行和包西客專上行兩次撥接,全程採用天窗點封鎖施工,將原京包客專上行、包西上行兩條既有線路與新建線路聯通,爲包銀高鐵正線引入包頭樞紐提供了有利條件,預計6月底前完成第三次撥接。

屆時,包銀高鐵內蒙古段將全面融入國家高鐵網絡,草原鋼城包頭與全國各地將更加通達。

爲順利完成撥接任務,項目部多次組織專家對撥接方案進行評審,先後投入600多名作業人員、20餘臺機械設備,克服施工時間緊、安全風險高、涉及專業多等困難,經過連續兩次共計570分鐘的撥接施工,順利撥移既有線路1293米,大機搗固、穩定線路3100米,拆除既有線路、換鋪新線路各2400米,最終圓滿完成了撥接任務。

據悉,包頭至銀川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北地區連接東北、華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和經濟大通道,全長518公里,其中內蒙古段全長402公里,設計速度每小時250公里。

包頭站是京包、包蘭、集包、包西、包神、包白、包環鐵路交匯的樞紐,是草原鋼城包頭連通全國的重要客貨集散站。

包銀高鐵全線建成通車後,包頭到銀川列車旅行最快時間將由6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充分滿足內蒙古、寧夏等地區旅客出行需求,對完善國家高速鐵路網、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完)

4月8日,臨河火車站候車大廳開始拆除。

臨河火車站始建於1958年,至今已有66個年頭。1987年,臨河火車站新候車大樓在原址上建成,2004年,臨河火車站完成改擴建。

由於臨河火車站位於包銀高鐵正線施工範圍內,施工方需要拆除既有臨河火車站候車室,在原站前廣場上籌建臨時候車室,辦理旅客業務。

目前,包銀高鐵巴彥淖爾站項目室內外裝修裝飾的施工進入了收尾階段。

項目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站房裝飾裝修已經完成85%左右,供暖保障工程本週也已完成82%以上,建築電氣工程、機電安裝及附屬工程也在有序施工。

巴彥淖爾站效果圖

作爲包銀高鐵段最大的站房,巴彥淖爾站總建築面積爲7998.6平方米。站房主體結構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屋面採用球形鋼網架結構。站場採用線側平式站型,規模爲5站臺12線。建成後,可同時容納1200名旅客候車。

日前,包銀高鐵沿線車站名稱正式確定:包頭(既有)、白彥花西、烏拉特前旗、五原、巴彥淖爾、磴口、鹼櫃(既有)、烏海、烏海南、惠農南、石嘴山、沙湖、銀川(既有)。

包蘭線臨河站至頭道橋站間新增車站:巴彥淖爾。既有包蘭線車站更名:石嘴山站更名爲石嘴山南站;烏海站更名爲烏海東站;烏拉特前旗站更名爲烏拉山西站,五原站更名爲劉召站。實施時間以官方發佈爲準。

圖例:藍色--已建成;紫色--鋪軌及聯調聯試;黃色--在建;紅綠實線/虛線--“十四五”規劃及近期項目;綠色實線/虛線--中長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