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10歲兒子氣出結節後,我總結了一份不開竅男孩媽媽的自救指南

養兒不易,指望孩子開竅,父母得要先放平心態。

修煉好自己的內心,心態對了,事就好辦了,皮猴子也有望成爲小棉襖。

作者 | 夏天

有句話說得太對了:

“生活是一場嚴峻的戰鬥,而母親們是最勇敢的戰士。”

尤其是有兒子的媽媽,那絕對是戰士裡的戰鬥機。

在我跟兒子戰鬥的這10年裡,我的嗓門越來越大,頭髮越來越少,形象越來越粗獷,心臟越來越脆弱,活着的質量也直線下降。

閨蜜和女兒一起穿着漂亮的小裙子,踩着細長的高跟鞋,手牽着手優雅地散步,我卻只能一隻手幫兒子拿水壺、拿衣服、一隻手提着兒子的書包,狼狽地追着兒子滿街跑,像個潑婦似的扯着嗓子喊“你慢點,慢點,慢點行嗎?”。

閨蜜每次跟老師通電話,都是春風拂面,笑不攏嘴,盡情享受着老師對女兒的讚美和誇獎,而我每次接到兒子老師的電話都是膽戰心驚,如履薄冰,老師對兒子的每一句批評都像千萬根芒刺一樣紮在我的臉上、心上、身上。

有朋友問我:

“爲什麼閨蜜看向女兒的眼神溫柔如水,而我看向兒子的眼神卻凌厲如劍?”

我內心苦笑不已。

閨蜜養女兒是續命,我養兒子那可是要命。

閨蜜的女兒嘴甜又懂事、省心又自律,是閨蜜的貼心小棉襖,也是閨蜜育兒路上的勳章。

我兒子100斤的體重,99斤的反骨,難纏、難養、難扶上牆,饋贈給我的除了一身的結節和數次120報警記錄外別無其它。

兩個月前,我再次在輔導兒子寫作業的時候,氣血上涌、腦袋發脹,暈倒在兒子的書桌前。

在眩暈中清醒的那一刻,我心裡突然有了一個強烈的念頭:

“要不算了吧,不要強人所難了,兒孫自有兒孫命,隨他去吧!保命要緊!”

也就是從那天起,我在育兒這件事上徹底擺爛。

我再也不會每天繃直了神經,時時刻刻圍着兒子轉。

我不再過問兒子在學校裡的表現,也不再盯着、催着兒子寫作業,更不會替兒子檢查作業。

我逐漸放下了自己對兒子一定要成才,要名列前茅,要上名校的種種執念。

無論兒子考出什麼樣的成績,我都能穩住自己的情緒,灑脫地安慰他:

“沒事兒,孩子,成績左右不了媽媽對你的愛。

你考什麼樣,媽媽都愛你。”

我恪守着“眼瞎、心大、嘴甜”的六字準則,只要兒子不觸及行爲底線,只要能跟兒子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其他什麼都不重要。

然而,世事總是出人意料。

我對兒子上心的時候,兒子處處不如我意。

我放棄幻想,徹底擺爛後,兒子竟然鬼使神差般地好起來了。

以前,縱使我吼破喉嚨,千叮嚀萬囑咐也坐不到書桌前的兒子,竟然主動拿起了書,安靜地閱讀。

之前怎麼教兒子都學不會的應用題,竟然莫名其妙地無師自通了;

曾經那個動不動就跟我頂嘴、使性子的逆子,又重新像小時候那樣跟我親近起來……

曾經的我深信,教育是一門科學,現在的我嚴重懷疑,教育是一門玄學。

直到我在無意中刷到,教育專家沈奕斐竟然也曾跟我有着一樣的感受和經歷。

沈奕斐的大女兒一直都是個不用人操心且上進心極強的學霸。

只要沒考進前三,她就覺得很崩潰。

兒子卻恰恰相反。

在兒子的世界裡,只要不是倒數前三名,就萬事大吉了。

沈奕斐也曾很爲兒子頭疼,但當她逐漸接受兒子就是不如姐姐,就是考不上好學校的結果,不再對兒子施壓後,她驚喜地發現:

兒子竟然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慢慢自信起來,成績也追上來了。

這時,沈奕斐教授終於明白:

原來,不是兒子不如女兒,而是兒子開竅晚。

女兒的成長是亦步亦趨型,只要學一點就會回報一點。

兒子的成長卻是長期積累型,能不能爆發要看我們有沒有爲他們積累好爆發所需要的基礎和能量。

所以,想讓男孩開竅,父母一定要有這三個覺悟。

一、“迎男而上”,順應天性

網上曾有這樣一個帖子:

男孩就像是被下了魔咒一樣,總是比女孩更調皮,更難養。

而事實上,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35個發達國家經過漫長的性別研究發現:

男孩和女孩就是不一樣,

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流經小腦的血量更多,男孩擁有的睾丸激素比女孩高20倍。

這就導致,男孩好動,愛冒險,愛惹事生非,攻擊性更強,他們喜歡在肢體運動中去學習,而不是在靜坐和久坐的過程中學習。

其次,男孩的胼胝體與女孩的體積不同,顳葉中的神經連接也不同。

女孩的胼胝體能容許兩個大腦半球間進行更多的交叉信息處理,可以同時同質量地完成多項任務,而男孩同時只能做一件事。

而且,男孩大腦存儲感知記憶的神經連接也不夠強大,導致他們常常記不住事。

這就是爲什麼男孩總是丟三落四,忘性大,在玩的時候或者做別的事情的時候,不管誰叫他,他就像沒有長耳朵一樣。

瞭解了男孩的大腦和天性後,我終於想明白了:

爲什麼以前兒子總是坐不住,學不進去,爲什麼我管得越多,他越差勁。

因此,當我不再管他時,他便有了自由的空間和時間,可以專注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有了大把運動和玩樂的時間,去釋放體內的荷爾蒙,激活自己的大腦。

曾經被壓制、被管束的他,有着強烈的挫敗感,而被看見,被允許後的他,則有了更多的自主感、勝任感和價值感。

表姐家7歲的兒子也是如此。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表姐家兒子一說寫作業就口渴,肚子疼,腳疼,屁股疼,一說看電視,就精神百倍,一出門就像脫繮地野馬一樣,栓都栓不住。

表姐怎麼管都沒用。

後來,表姐索性改變策略,放學回家先讓他吃飽喝足,再拉他去小區後面的公園或跑步、或騎車、或打羽毛球,讓他足夠的釋放,足夠的興奮,回家後的他反而更專注,更投入。

所以,你看,養育男孩並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我們願意“迎男而上”,順應他們的天性,讓他們盡情地釋放自己,他們就能在適合的土壤中肆意成長。

二、持久關注,耐心等待

曾看過一個詞,叫“嬰兒式育兒”。

意思是:

我們每個父母,其實都是天生的育兒家。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愛得很單純,也很理智, 我們能夠給孩子及時的迴應,也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

爲了讓孩子學會“爸爸、媽媽”,我們不厭其煩地教了一遍又一遍,然後耐心地等待孩子哪天不經意地開口。

爲了讓孩子學會走路,我們溫柔地鼓勵他,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就驚喜萬分地誇獎他,“你真厲害”,“寶寶真棒”。

於是,短短三年,孩子就學會了複雜的語言,學會了靈活運用自己的四肢,甚至學會了察言觀色,拿捏父母等很多複雜的技能。

可是呢,隨着孩子的長大,環境的內卷,控制不住的焦慮,我們和孩子逐漸陷入了一種病態的因果循環: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失望越來越多,給孩子的打擊越來越多,孩子也變得越來越差。

正如《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所說得那樣:

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面對心智發育晚,“不開竅”的男孩,我們只有接受他們的晚熟,允許他們慢慢來,多給他們一些接納、理解和鼓勵,他們纔會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和能量去探索、去嘗試、去犯錯,去獲得,去成爲自己。

教育經得起等待,孩子才能淬鍊成金。

三、先放過孩子,修煉自己的內心

心理學教授葉斌說:

養育男孩,就要扛得住“虐”。

想要扛得住“虐”,硬碰硬是下策,以退爲進,以柔克剛纔是上策。

網上一位媽媽給自己制定了一份養育男孩的行動指南:

1. 只看不問

2. 只提醒不催促

3. 只誇獎不期待

4. 平常心看待錯誤

5. 無條件接納和支持

6. 永遠謹記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比什麼都重要。

而她之所以制定這份指南,就是因爲她也曾走過很多養育男孩的彎路,也跟我一樣在一次次“生與死的較量“中不得不對現實認慫。

於是,遵從着“誰痛苦誰改變”的心理學定律,她決定改變自己。

她把對兒子的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

把培養兒子成才的執念轉變成讓自己更好的動力;

她去學習心理學,去運動健身消解壓力、鍛鍊身體,去學着去覺察自己的情緒,照顧自己的情緒,遠離一切會讓自己情緒暴躁和崩潰的事情;

她不斷地內省,識別並療愈自己的焦慮和控制慾。

她重新激活自己的朋友圈,走出家庭的牢籠,擺脫育兒的枷鎖,在社交、事業和學習中一點點找回了丟失已久的鬆弛和快樂。

她的身體越來越好,心情越來越敞亮,看孩子也越來越順眼,對孩子的理解、誇獎和支持也越來越多,孩子也在她平和且正向的意念中變得越來越好。

她曾經用盡全力也沒有得到的東西,在“擺爛”中毫不費力地得到了。

正如樊登老師所說:

確實,教育,從來都不是孩子的功課。

它考驗的是父母是否有強大鬆弛的心態,是否看得見孩子的需求和能力,是否擁有四兩撥千斤,潤物細無聲的的教育手段。

所以,當我們的教育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妨先放過孩子,先去修煉自己的內心,

只有我們內心越強大,越鬆弛,才能給孩子提供更好、更滋養的教育。

心理學家李雪說:

“有自我覺察的人會不斷成長變化,傷害孩子的事會越來越少,與孩子彼此的理解和接納會越來越多。”

先修煉好自己的內心,才能真正地教育好孩子。

都說,養育男孩,是冰火兩重天。

他能讓你欣喜若狂,也能讓你痛不欲生。

他能讓你意氣風發,也能讓你自慚形愧。

他能點燃你的激情和期待,也能摧毀你的美夢與幻想。

他能讓你振作上山巔,也能讓你跌落谷底。

他擁有強大的能量,而我們掌握着開啓能量的鑰匙。

所以,家有男孩,我們能做的不是逼迫、控制和改造,而是接納、順應和引導。

我們養育的焦點,不應該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放在我們自己身上。

我們瞭解孩子,才能走進孩子,順而影響孩子,讓教育自然發生。

我們療愈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更豐盈,孩子在我們眼裡也會更豐盈,我們與孩子的關係也會變得親密,教育也會越來越有力。

養育男孩,就是慢工出細活。

給足男孩成長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用一顆包容、強大、鬆弛的心滋養男孩的內心,不愁他養不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