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院內感染後 指揮中心發函醫界籲正確穿脫防護裝備

北部院內感染後,指揮中心發函給醫界,呼籲正確穿脫防護裝備。(示意圖/Shutterstock)

國內日前出現第2起院內感染案例,一名照顧重症個案醫師染疫後,同居女護理師也確診,引發社區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發函醫界,呼籲醫界落實相關感染管制措施,正確穿脫防護裝備,但指揮中心說,不是針對北部某醫院對號入座,而是提醒大家重新檢視有無做到防護。

致醫界通函指出,爲防範COVID-19在醫療機構內造成傳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有「醫療機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肺炎(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提供醫界同仁照護COVID-19疑似或確診個案時參考依循。感謝各位醫界同仁於疫情期間全心守護國人健康,與政府攜手共同防止COVID-19疫情在國內造成傳播。

該通函進一步說,鑑於國外疫情嚴峻,COVID-19對國內的威脅持續存在,爲保障您的健康並防範COVID-19在醫療機構內造成傳播,指揮中心再次呼籲醫界同仁,於執行醫療照護工作時,注意落實相關感染管制措施及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請依標準作業流程正確穿脫防護裝備,避免在脫除裝備時自我污染,並在脫除個人防護裝備後,請務必立即執行手部衛生。醫界同仁於執行照護過程中,若發現個人防護裝備未穿戴妥當,疑有暴露風險時,在可行情況下宜暫停處置或由備援人員接替,儘速離開照護區,以降低暴露風險。

指揮中心另也提醒,醫院在照護COVID-19重症個案時,請避免使用非侵入性的正壓呼吸器裝置,如雙相陽壓呼吸器、持續性陽壓呼吸器、高流量氧氣導管等;所有呼吸器必須具高效率的過濾裝置,並應儘量使用拋棄式呼吸器管路裝置,以降低傳播的風險。

對於前述通函內容是否是因爲北部醫院而發?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此事不是對號入座,而是呼吸道感染引發重症者的插管前後,本來就是要注意的事情,我們想透過這樣的提醒,重新檢視是不是有妥善做到這些。至於院內感染的原因,張教授日前都有做過說明,就請大家參考。

至於醫院照顧重症患者避免使用非侵入性的正壓呼吸器裝置,羅一鈞說,這個和畫面看到的不太一樣,這針對還沒有插管者,作爲幫補,把氧氣打到呼吸道,這比較容易造成噴濺、飛沫,因此針對高度傳染風險的傳染病我們就不建議使用,但要用我們也尊重,因此我們是說避免,而不是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