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富銀零信任數位資安 掄元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左)頒發銀行組優質獎,臺北富邦商業銀行副總經理陳杰豪(右)代表受獎。圖/顏謙隆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左)頒發銀行組金質獎,臺北富邦商業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周郭傑(右)代表受獎。圖/顏謙隆

臺北富邦銀行積極投入金融科技創新,全方位推動科技賦能,從銀行系統、平臺等基礎建設到多元化數位服務應用,由內而外進行全方位提升,並積極將新科技應用於資訊安全防護和風控領域,同時也開發電子支付平臺,以及將區塊鏈應用於貿易融資,榮獲第二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數位資訊安全金質獎殊榮,展現北富銀在追求創新之餘兼顧金融服務的安全性與便利性,充分實現「負責任創新」的理念。

面對資安風險日益升高,北富銀顛覆「城堡與護城河」的傳統資安防護觀念,秉持「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的精神,打造「零信任」的數位金融環境,「零信任」的概念在於試圖連接至組織系統的要求必須先經過驗證後,方可獲得存取權。

爲了因應開放API與開放銀行(Open Banking)國際趨勢,北富銀更與TSP第三方服務業者合作,將金融服務推向各種生活場景,同時在「數位轉型,資安隨行」的戰略思維下,北富銀亦從API的合規面審查、使用安全的檢測以及資訊流的監控與防護,逐步擴大資訊安全的防守範圍。

北富銀設置資安長及資訊安全專責單位,從組織層級完備資安制度,並建立資安監控、資安事件分析及通報查處機制,以杜絕資安攻擊。另外,北富銀建立資安防護系統,以及部署24小時資通安全威脅偵測管理監控平臺,透過創新研發的警示系統強化事先預警機制,全面提升資安韌性及防禦偵測能力,以創造讓客戶安心的金融環境。

除了持續打造強健的資安體質之外,北富銀在後疫情時期數位轉型腳步加速的情況下,亦透過AI人工智能強化風控效能。

北富銀透過建置「風控智能儀表板」,有效整合風險管理關鍵資訊,方便管理者能以電腦網頁或手機,迅速掌握海內外各類放款資產品質、風險情況、警示客戶等,並透過此一交互式金融安全暨風險管理平臺,以直觀的概念將內外部數據視覺化,有助決策者瞭解多方風險訊息,並簡化複雜的業務分析,從而提升銀行授信風險安全控管,持續以數位化增進貸後管理效率與早期預警制度。

根據萬事達卡2021《行動支付使用習慣調查報告》,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超過75%的消費者提升行動支付使用頻率,且每天都會使用行動支付的重度使用者自疫情發生後提升三成,顯示疫情發生以來行動支付的普及率持續提升。

北富銀積極發展多元的電子支付工具,致力爲消費者創造便捷的支付體驗,協助臺北市政府打造「智慧支付平臺pay.taipei」,以便民爲核心價值,提供市民便利且多元的繳費管道,市民透過網路便可快速繳納超過80項北市生活圈的公用費用。

身爲臺北市政府之代理市庫銀行,北富銀積極結合金融專業爲市府經管存款及辦理各項市庫代理業務。透過「智慧支付平臺pay.taipei」整合北市府內機關帳單系統,導入多元化行動支付工具,且更結合臺北市政府所推出以「ID as a Service」(IDaas)爲概念、以帳號爲核心的「臺北通」,方便民衆快速進行查繳,爲消費者提供零接觸、低成本且便利的一站式公共費用支付服務。

北富銀更藉此協助市府整合串接行動支付業者代收對帳以及代付撥款等事宜,大幅節省支付業者與政府機關人力、時間與匯款成本。

「智慧支付平臺pay.taipei」自2017年6月上線至2022年9月,代收帳單累計已超過4,930萬張,代收金額超過新臺幣84.49億元,併爲臺北市庫節省超過新臺幣1.05億元代收手續費的支出。

傳統貿易融資中,由於資訊透明度的不足,導致銀行得負擔較高的融資風險及成本,導致中小型企業也必須承擔較高的資金成本。爲了解決此項供應鏈金融業務場景的痛點,北富銀創新開發「區塊鏈金融交易平臺」,大幅提升交易過程中資訊透明度與作業效率。

藉由北富銀的「區塊鏈金融交易平臺」,各參與方即可將貿易環節中產生的交易資訊記錄上傳平臺,並可對資訊進行驗證,以強化交易真實性,有助於解決銀行和客戶之間資訊不對稱與信任問題,藉此提升交易過程中資訊透明度與作業效率,進而將業務擴展至過往融資較爲困難的中小企業。

北富銀積極投入數位創新,今年陸續獲得《國際商業雜誌》「最佳消金風險控管獎」、「最創新開源軟體管理和網路安全監控獎」、「最佳公庫代理銀行獎」、「最佳貿易融資銀行獎」,《全球商業雜誌》「臺灣最佳線上繳費整合平臺獎」,《財資雜誌》「最佳新興數位技術專案獎」、「最佳數位升級獎」等多項大獎。未來,北富銀將持續朝「生活即金融,金融即生活」的目標邁進,打造更便利、安全的數位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