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農工老師研發自動翻身機 像大手一樣幫癱瘓者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癱瘓病人無法自行翻身,長期容易血液循環不佳,恐造成壓瘡褥瘡,甚至皮膚潰爛、全身感染致死,照護者必須徒手幫忙翻身,久而久之卻導致腰部受傷;北港農工研發「自動翻身機」,利用翻身布緊貼着患者背部,就像一隻大手一樣幫病患翻身,大幅減輕照護者負擔。目前專利已技轉給業者,將進行生產製造。

▲癱瘓壓瘡感染恐致死 自動翻身機有解(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研發者、北港農工電機科教師李俊彥指出,正常人睡眠中會不自覺地翻身,保持血液循環通暢,但癱瘓病人則是完全不會自己翻身,而出現壓瘡、褥瘡、潰爛、感染等併發症,照護者平均2小時就必須幫患者翻身,長期容易腰部受傷,最好以機器替代。不過,坊間一臺翻身牀價格昂貴,且無法有效防止壓瘡。李俊彥表示,自動翻身機可直接外掛於現有病牀,不必增購新牀,並保有原病牀的前後翻的功能,不止解除背部的壓迫且通風透氣,同時克服氣墊式、翻牀板式的悶熱缺點

李俊彥強調,自動翻身機是真正的翻身,利用翻身布緊貼着背部,達到轉動的效果,有如一隻大手一樣幫病患翻身,施力平均而舒服,而不是坊間利用翻牀板的傾斜方式,可能出現滑落感、不安感,可作爲癱瘓病人定時自動翻身,大幅節省人力資源經濟負擔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