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藏1.37兆商機 韓企摩拳擦掌

位於北韓南部邊境開城工業區自2016年關閉後就停止運作至今,不過文金會後兩韓領導人已表示在滿足特定條件後,開城工業區將盡快重啓運作。圖爲北韓工人南韓成衣廠工作畫面。(資料照/美聯社

9月18至20日舉行的文金三會南北韓關係更進一步,衆所矚目的開城工業區重啓一事也在各界協調之下有了進展,兩韓領導人於記者會上承諾「當適當條件被滿足時」,將盡快推動開城工業區重新運作。

文金三會於上週四順利落幕,此次跟隨南韓總統文在寅北上交流的南韓代表團達200人,其中不乏大企業高層隨行,包括三星少主李在鎔、LG集團會長具光謨、SK集團會長崔泰源等,顯見各界多麼期待兩韓重新展開經貿交流。

位於北韓南部邊境的開城工業區。(美聯社)

位於開城工業區的兩韓聯絡辦事處9月14日舉行揭牌儀式,今後兩韓可全年無休直接商討雙邊關係及具體合作計劃。(路透社

隨着兩韓領導人承諾儘快重啓開城工業區,南韓企業也各個摩拳擦掌,準備在工業區重新開張之際,一馬當先,搶下投資北韓商機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包括樂天、現代汽車等大財團都已經準備好重返開城工業區,韓國電信公司KT(Korea Telecom)則希望將衛星通訊科技帶進北韓。

除了大財閥準備北上,金融服務也被視爲在北韓相當有發展潛力的新興行業,部分南韓銀行已經針對潛在客戶開發多種金融商品,例如開發讓北韓客戶能夠繼承南韓親屬遺產信託基金,更有銀行表示希望在北韓觀光勝地金剛山設立據點。

南韓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力圖振作,政府確立技術升級、建立品牌等產業轉型方針,造就南韓將近20年的經濟復甦,不過近年在國內需求趨緩壓力下,經濟成長出現停滯,連帶重工業建設公司思考向外發展,其中同文同種加上工資水平相當低的北韓就相當吸引投資人前去,根據預估,北韓的基礎建設需求價值相當於50兆韓圜,摺合新臺幣約1.37兆元。

儘管商機無限,但投資北韓的道路上仍充滿荊棘,尤其可以預期到去核武協商展開之前,聯合國決不可能解除對北韓的制裁平壤當局也持續禁止人民擁有私有財產。

南韓國立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炳連(Kim Byung-yeon)認爲,如果兩韓最終在經貿交流方面有所斬獲,近年內雙方交流最多也僅限於開城工業區,平壤當局不可能讓南方資金隨意投資,企業也仍須和兩方政府就財產權爭議調解等議題斡旋。

開城工業區的設立始於2000年,已故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及南韓總統金大中舉行歷史會晤後簽署《北南共同宣言》,並在北韓南部邊境城市開城設立開城工業區,該工業區於2007年正式運作。工業區曾於2013年因北韓核武問題短暫關閉5個月,2016年工業區又因北韓開發核武及導彈試射關閉至今,《經濟學人》指出,2016年工業區停止運作導致進駐企業損失約1.5兆韓圜,相當於新臺幣約412億元,企業資產遭北韓政府沒收,南韓政府也僅賠償三分之一損失。不過據南韓統一部官網資料顯示,開城工業區運作逐年擴大,2005年進駐廠商僅18家,總產出金額約1,400萬美元(相當於新臺幣4.28億元),至2015年總進駐廠商數量成長至125家,總產出金額躍增至5.63億美元(約新臺幣17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