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射洲際彈道飛彈「可打全美」!專家:愈來愈成熟

日本推測,北韓18日清晨發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等級飛彈,射程涵蓋全美。圖爲南韓媒體報導北韓射彈。(圖/美聯社)

北韓今(18)日清晨朝東海發射飛彈,日本推測爲洲際彈道飛彈(ICBM)等級,射程可能超過1萬5000公里,可打到美國本土任一地點。專家分析,北韓有可能完成了「火星-18」(Hwasong-18)洲際彈道飛彈試射,代表北韓的飛彈計劃正變得更成熟。

綜合韓聯社、共同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針對北韓今天清晨朝東海發射的飛彈,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後續宣佈,疑似爲洲際彈道飛彈,日本防衛政務官三宅伸吾則稱,該飛彈爲洲際彈道飛彈(ICBM)等級的飛彈。

韓、日均指出,飛彈飛行了約1000公里,飛行約73分鐘後落入北海道奧尻島西北方約250公里的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外,推測飛彈最大高度達6000公里。

三宅伸吾表示,根據軌跡及彈頭重量,今晨發射的飛彈射程可超過1萬5000公里,涵蓋美國全境。

CNN指出,北韓必須以更平坦的軌跡,才能讓這枚彈射中美國,不過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國防研究人員鄧普西(Joseph Dempsey)表示,北韓尚未證明有這項能力。

此外,儘管目前尚無法確定北韓發射哪一型飛彈,不過馬丁禁止核武擴散研究中心」(James Martin 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兼任教授路易斯(Jeffrey Lewis)認爲,今晨的飛彈可能是北韓第三度測試新型固態燃料「火星-18」(Hwasong-18)洲際彈道飛彈。

此前北韓分別於4月、7月試射「火星-18」,路易斯表示,這代表北韓的飛彈計劃正變得更成熟,「如果這是連續第三次成功測試,這將是可靠性的良好紀錄」,他說北韓飛彈就像每個國家一樣會測試失敗,不過整體而言,「北韓飛彈的可靠性相當不錯」。

韓聯社報導,鑑於飛彈的飛行時間、高度、射程均與7月試射的「火星-18」相似,北韓今日再次發射「火星-18」的可能性很高,韓聯參公關室室長李成俊今日表示,正在分析北韓是否發射使用固態燃料的洲際彈道飛彈。

平壤7月試射的「火星-18」洲際彈道飛彈一共飛行約1000公里、74分鐘。

北韓於2022年首度公開使用液體燃料的「火星-17型」(Hwasong-17)洲際彈道飛彈,液態燃料技術相對容易掌握。

專家指出,固態燃料飛彈比液態燃料飛彈更穩定,發射前更易於移動,而不易被發現,而且只須幾分鐘即能發射,相較之下,液態燃料飛彈須耗時數小時準備,讓敵軍有更充分的時間偵測與反制。

專家指出,北韓從去年的「火星-17」進化到今年的「火星-18」,顯示飛彈計劃正取得進展,反映金正恩希望北韓軍事能力能與美國、歐洲匹敵的目標。

針對北韓又射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強烈譴責平壤威脅區域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