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發力量子信息產業,爭奪量子產業第一城

編者按: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推出的深度報道《從海淀到亦莊 北京高端製造業崛起之路》引發較大反響,這篇報道對於北京高端產業的演進升級,相關技術的擴散轉移,以及不同區域的產業競爭與合作等做了深度分析,尤其是對海淀和亦莊兩個城區的產業發展邏輯做了宏觀層面的梳理。

不過,想借這篇報道詳細瞭解海淀和亦莊產業及創新的發展,還是存在一些遺憾,因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再次走訪海淀和亦莊,對當地的量子信息、具身智能等重點產業發展做深入調查,試圖通過更細緻的視角,觀察其背後的發展邏輯,展現北京這兩個充滿創新和發展活力的城區如何塑造其產業優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慧 北京報道

11月8日,在北京市海淀區的金隅·智造工場園區,一批剛裝箱完畢的心磁圖儀機器,在北京未磁科技有限公司門口堆放着,正準備出口到國外。未磁科技是中關村科學城的一家量子信息領域的代表企業,主要依託量子精密磁場測量底層技術,生產高端醫療影像器械。

謀劃打造量子產業高地的北京海淀區,正在培育一批量子信息領域的前沿科技公司。

量子科技及產業成爲各國維護國家技術主權與發展主動權的戰略制高點之一,是引領科技產業變革與打造國家戰略力量的前沿領域。全國已有多地建設“量子”專項研發機構,並逐步開始推進量子科技產業化,致力於發展量子產業集羣,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合肥、北京、深圳、武漢、無錫、鄭州等城市。

其中,合肥起步較早,有中科大和量子國家實驗室,也有國盾量子這樣的上市公司。作爲不少前沿技術創新策源地的北京市海淀區,也開始加碼量子產業的佈局,力爭成爲繼合肥之後量子信息產業的另一高地。

後起之秀海淀的優勢

10月26日,北京市首屆量子信息技術創新大會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辦,當天中關村(海淀)量子科技未來產業園和中關村量子科技孵化器正式揭牌。產業園和孵化器的建成,標誌着北京在推動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進程中又向前邁進一步。

同時,中關村科學城還出臺了北京市首個區級量子科技產業行動計劃,並謀劃落地北京首支量子產業專項基金,重點支持初創期、中小企業發展。

北京作爲我國創新資源集聚的城市,近些年來在量子信息產業的佈局上低調地做了很多工作。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海淀做量子信息產業採訪時發現,與合肥的比較,是海淀佈局量子信息產業繞不開的第一個話題。

從企業數量來看,海淀區政府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國嚴格意義上的量子信息企業大概有90家,其中合肥有60多家,在海淀註冊的企業有18家,但海淀量子信息相關企業還有近百家,海淀的特色是圍繞量子產業上下游的產業資源和應用場景比較豐富。

目前,合肥的國盾量子已於2020年登陸科創板,此外量子計算機整機研發公司包括本源量子、國盾量子、國儀量子、幺正量子、啓科量子等,其中本源量子的估值在2021年就有六、七十億元。

量子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需要具備物理、計算機、材料和數學等多學科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從科研人才和機構聚集來看,合肥以“GDP”(郭光燦、杜江峰、潘建偉)院士領頭,有中科大、合肥國家實驗室,人才集聚效應明顯。

科研資源集中的海淀優勢是基礎研究能力突出,擁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半導體所等優勢學科,並依託清華大學物理系建設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形成較好的量子科研資源與量子科技基礎研究體系。海淀依託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深入佈局,量子院已組建21支特色科研團隊,產出一批原創成果。

在北京市首屆量子信息技術創新大會上,介紹海淀發展量子信息產業的佈局時,北京市海淀區委副書記楊仁全特別提到了海淀的研發優勢,認爲海淀具備前瞻佈局量子科技產業的雄厚資源稟賦和發展根基。

在中關村量子科技未來產業園、中關村量子科技孵化器正式揭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主任、華翊量子創始人段路明,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中心主任向濤,作爲海淀區量子信息領域科研領頭人出席。

段路明院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合肥量子信息發展更早一些,所以目前規模較大的量子信息在企業在合肥聚集得多一點。

“北京科研院所的力量比較強,未來會有更多產業方面的投入或者轉化。”段路明表示。

跨過死亡之谷:從實驗室到產業

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傳感測量這三大領域中每項技術的進步,都可能孕育出顛覆性的產業運用,但量子信息技術距離大規模產業化應用還有多遠仍是未知數。

向濤院士介紹,量子計算是量子信息科技的核心。當前,第二代量子技術革命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量子計算的發展路線、量子信息技術的整個發展路線甚至最終的目標,都還存在不確定性,當下還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科學和技術的挑戰。同時,研發投入也伴隨着不可避免的風險。

“當前量子技術的全面應用還沒有正式開始,但量子信息技術的產業化佈局和發展已經開始,並已成爲國際大企業、大公司展示實力、佈局未來的新戰場。”向濤院士表示,造成這種激烈競爭局面背後的邏輯非常簡單,失去了量子科技的控制權,就可能失去未來信息社會的話語權。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如何佈局這種前沿技術的產業化也是個新命題,包括合肥、北京在內的幾個城市已經開始探路,市場熱度也在增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海淀採訪了未磁科技、科微量子、相干科技三家量子信息類企業,其中未磁科技是爲數不多有產品大面積應用的公司。未磁科技以量子精密磁場測量技術-原子磁力計核心技術爲平臺,研製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心磁圖儀、腦磁圖儀等高端醫療影像器械。

記者在未磁科技看到了心磁圖儀和腦磁圖儀產品,機器模樣和醫院的核磁共振儀器有些許相似,但和傳統影像設備不同的是,這兩個設備可以檢測到心臟和大腦的功能活動,給醫療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功能信息,從而實現更精準的診斷。

未磁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蔡賓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公司研發的無液氦心磁圖儀已在北京安貞醫院、北京協和醫院、長沙湘雅醫院、武漢同濟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十餘家醫院裝機使用;腦磁圖儀已在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宣武醫院、上海華山醫院等十餘家醫院開展應用,並且已有海外客戶聯繫公司採購產品。另外,公司融資也比較順利,成立四年來完成5輪超過3億元融資,獲得了北京市機器人基金、IDG資本等多家機構投資。

相干科技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超導量子計算技術解決方案、量子計算服務的企業。公司孵化於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依託該院的超導量子計算科學與工程研發基礎,相干科技已經逐步構建了完整的超導量子計算測控解決方案,並具備了量子計算機整機研發能力。

相干科技市場銷售負責人黃浩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商業化應用方面,量子計算還有一些技術性和非技術性的難題有待突破。

“一方面是目前的量子計算機是帶噪聲的,我們該如何降低噪聲,如何在帶噪聲的情況下能用起來。另一方面則是研發端和下游應用端還存在隔閡,量子計算生態有待成長。”黃浩說,這些難點痛點,成爲量子計算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的關鍵,也構成了相干科技構建商業模式的着力點。相干科技將聯合其他夥伴企業,共同打造完善的量子計算上游供應鏈。通過打造量子算力服務平臺,推動量子計算下游應用生態發展,這需要越來越多的兄弟企業參與進來,形成協同合作與良性競爭。

不管是從國家戰略角度考量,還是從海淀量子信息發展的痛點出發,將海淀的科研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培育一批量子信息產業創新企業,是海淀當下面臨的重要議題。

中關村科學城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前量子科技產業呈現出“小、少、快、大”的特點,量子產業規模小、量子企業少、技術迭代更新快、未來產值空間大。

海淀選擇的道路是,重點從成果轉移轉化、企業集聚發展、產業生態培育等方面全力支持量子科技產業躍遷發展。具體來說,在成果轉移轉化方面,海淀區將以北京量子院爲戰略支撐,聯合專業服務平臺、市區國資平臺,共同打造全市首家中關村量子科技孵化器;企業集聚發展方面,在上地地區打造全市首箇中關村量子科技未來產業園;另外,海淀區還籌劃落地北京量子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規模2億元。

“對於這種前沿科學,我們最關注的還是幫助大家跨越這個死亡之谷,這也是世界性的一個難題。”中關村量子科技孵化器總經理顧成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首先要考慮如何從學術或者實驗室順利進入產業階段,而孵化器的成立主要就是幫助大家包括科研團隊,能夠從實驗室順利走向產業,避免陷在死亡之谷中跨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