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抗美彈藥快用光 作家警告別忘珍珠港事件

專欄作家Noah Smith指出,北京能在貿易過程對付美國彈藥」,已經所剩無幾。(圖/達至影像)

陸美貿易談判目前陷入停滯,甚至連能不能在年底前完成首階段的陸美貿易協議都是未知數,傳出大陸國務院總理劉鶴邀請美國貿易代表前往北京進行面對面貿易談判,但美國總統川普最近10日將決定是否簽署《香港人權民主法案》,成爲陸美貿易談判目前最大變數。不過,外國財經媒體專欄作家Noah Smith指出,北京能在貿易戰過程中對付美國「彈藥」,已經所剩無幾。

Noah Smith表示,北京當局最明顯的舉動就是停止採購美國產品,但大陸已經對價值1,35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徵關稅作爲報復手段,讓美國農產品的出口額在2018年下半年起大幅縮減。美國農場也因受到貿易戰影響,2019年破產數量激增24%,美國農業事務聯合會報告也指出,4成美國農民2019年收入是用來自保險給付或川普政府所發放的農業補貼

然而,雖然貿易戰結束之陸恐怕遙遙無期,但陸美雙方企業都在尋找其他進出口來源,雙方想要要脅對方市場需求恐怕已經無效。Noah Smith還提到,北京當局所持有美國公債全球前幾大,持有美債金額僅次於日本,先前就有言論分析北京只要大量拋售美債,就能影響美國金融制度以及經濟體制。

2012年以及2016年,大陸經濟面臨史上最嚴重的資金外逃,總額達1兆美元,大陸外匯存底大量縮水,人民幣大幅度貶值,而這些資產基本上就是美國公債。照原本理論來說,大量拋售美債,美國公債殖利率以及利率應該上升纔對,實際上,卻是下滑。目前北京已經拋售掉25%持有美債,美國經濟卻完全沒有受到該因素影響。

最後一招,也就是先前不斷提及的大陸稀土供應,大陸目前控制全球90%的稀土產量,稀土也是半導體制造關鍵原料,美國科技產業發展可能發展受阻。2010年,釣魚臺島附近的中日漁船衝突事件,大陸曾暫時禁止對日出口稀土,美國目前已經找上澳洲企業尋找新來源,代表美方已經找到出路,未來也不太需要。

Noah Smith表示,北京當局能出的招數已經不多,但也警告美國別忘記珍珠港事件」,若陸美貿易戰持續升溫,全球將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