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連續三年穩居小巨人第一城
昨天,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關於北京市中小企業發展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在營中小微企業199.1萬家,比2023年同期增加1.9萬家。其中,活躍型企業116.1萬家。全市近200萬家中小企業貢獻了全市40%左右的稅收、50%的技術發明專利授權和80%的就業機會。
連續三年保持全國“小巨人”第一城
報告指出,隨着市場預期逐步改善,今年1-9月,本市新設經營主體超19萬戶,日均新設中小企業超700家。全市已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275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754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1035家。自2022年起,連續三年保持全國“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在貸款方面,報告指出,本市着力解決企業“首貸難、首貸貴”問題,優化中小企業首次貸款貼息支持政策,建立企業“免申即享、即時兌付”的資金補貼機制,累計惠及企業近2萬家,補貼資金超3.4億元,帶動企業實付利率下降超1個百分點(下降至2.54%左右)。
截至9月底,北京地區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1.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30億元,同比增長12.8%。9月,北京轄內金融機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2.87%,處於全國最低水平;北京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1.1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小微企業貸款戶數爲35.3萬戶,同比增長1.8%。全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累計續貸率從2019年初的2%提升到48%左右。
在政府投資基金引導方面,新設8只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對外投決項目139個,引導長期資本投資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中小基金撬動社會資本270多億元,投資中小企業1300餘家。此外,本市還開發“千億暢融”微信小程序,打造公益、高效股債融資服務平臺,遴選25家銀行、9傢俬募股權機構和5家金融顧問機構,已服務專精特新梯度企業940餘家,幫助獲得融資額超3.5億元。首批備案設立“專精特新”專板,試點綠色通道制度和審查白名單制度,出臺專精特新專板股權融資獎勵政策,吸引近500家企業入板,融資總額近150億元。
9624戶經營主體納入“無事不擾”名單
在監管和服務中小企業方面不少舉措可圈可點。報告指出,通過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上線試運行綜合監管系統,統籌制定檢查計劃、開展聯合檢查,檢查事項平均壓減39%。全面推廣“一碼檢查”,市、區、街鄉三級947個執法主體“一碼檢查”啓動率達97%,減少重複檢查3500餘次。建立“無事不擾”白名單制度,9624戶經營主體納入試點。推行非現場監管,實現49個監管部門重點領域全覆蓋,全市共開展非現場檢查5.5萬次。
在服務企業方面,本市整合優化線上線下服務渠道,爲企業提供“數字+政策+熱線”的“三送”服務,實現企業九大類350餘項服務事項線上辦理以及33個企業“一件事”集成服務,累計發佈超600個政策兌現事項,涉企事項辦件量超300萬件,其中中小企業辦件佔比超過95%。
同時,加強政府採購支持。積極發揮政府採購政策功能,採購全流程電子化率由去年的23%提高至50%以上,1-9月,本市政府採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580.8億元,佔全部合同金額約八成。
新版12345企業服務熱線也已經上線,新增“京通”小程序企業訴求渠道。完善企業“服務包”機制,形成“1+2”制度體系,實現企業訴求掌上辦,共爲1.5萬家企業解決訴求3.3萬個,辦結率、滿意率均達到99.5%以上。
支持600餘家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
在落實創新驅動戰略、賦能專精特新發展方面,多項舉措推動中小企業創新資源充分涌流。本市制定了《北京市關於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公開印發,從八個方面提出27項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本市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創新領航”行動,首批支持近百家專精特新企業設立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激發前沿產業領域企業活力。打造專精特新實體化服務載體,全國首創110家專精特新服務站,構建“五公里服務圈”。
聚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共性需要,精選通用數字化轉型產品,以服務券等形式給予補貼,累計支持600餘家中小企業上雲上平臺和數字化轉型升級。
實施新一輪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新增參保創業單位5.1萬戶,帶動就業崗位17.9萬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0.1億元。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今年共支持硬科技領域科技型小微企業1200餘家,支持資金近1.6億元。
報告指出,下一步,本市還將調優首貸政策,結合普惠小微貸款利率下行現狀,將首貸貼息比率與利率走向掛鉤,提高政策支持精準性。持續推進企業“掛牌倍增”行動,支持“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未來兩年支持金額額度較2024年翻倍,撬動更多企業實現股權融資。創建“小微企業之家",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服務功能健全、帶動效應突出的示範平臺和基地,打造一批依託基地、園區的“中小企業服務站”,着力建設專精特新特色園區與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形成五級服務載體架構。
文/本報記者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