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務局:以“兩區”建設爲牽引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近日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北京市商務局局長樸學東表示,“全會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必須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爲我們的前進道路指明瞭方向。”
樸學東表示,首都商務工作聯通內外、貫通投資貿易,重任在肩。全系統要深入學習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根本保證,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精神,從嚴從實從細抓好《決定》任務的貫徹落實,以“兩區”建設爲牽引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以開放促改革,用高水平的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首都商務工作新的更大貢獻。
北京“兩區”建設已落地50多項全國突破性政策
《決定》提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兩區”即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北京充分用好“兩區”疊加優勢,錨定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及京津冀協同的“3+1”特徵,以制度創新爲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爲基本要求,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爲目標追求,主動對接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全力打造改革開放的“北京樣板”。
制度創新是北京“兩區”建設的主線。“兩區”建設三年多來,北京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制度創新從“點上突破”到“線上延伸”,再到注重“系統集成”,從2020年9月啓動“兩區”建設以來,北京已落地50多項全國突破性政策,形成40多項全國推廣創新經驗案例,成爲制度型開放的試驗良田。
爭取高新技術企業“報備即批准”、跨境電商進口醫藥產品、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等一批突破性政策迅速在京落地,讓經營主體及早享受政策紅利。實施首年,國務院批覆的251項任務就完成了80%,跑出了“加速度”。瞄準符合北京特徵且自身具有優勢的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生物醫藥四個產業推動全產業鏈開放,圍繞投資、貿易、人才、知識產權、國際收支等關鍵要素進行全環節改革,陸續出臺10餘個專項方案,並圍繞離岸貿易、美麗經濟、文化貿易等“小而美”的產業進行政策會診,破解重點產業發展全鏈條、投資貿易全環節及特色產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在推動重點政策擴面增效,以持續迭代方式深化全產業鏈開放、全環節改革、政策會診的基礎上,以項目化方式推動集成創新。比如推進外國企業和外國人“一件事”改革,瞄準辦成一件事,系統梳理行政管理部門的辦事鏈條,通過政府部門“搭手”實現企業和個人在辦事中的“交圈”,着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在更大程度上見實效,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
支持電信、數據等重點領域推進外商投資領域擴大開放
《決定》提出,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
7月16日,北京市商務局發佈《北京市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促進外商投資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圍繞電信、數據、醫療、綠色等重點領域提出15條具體措施,持續推進外商投資領域擴大開放。
《方案》提出,要健全外商投資准入管理,落實好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縮減和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配合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目錄,鼓勵外國投資者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北京市重點發展領域投資。
同時,推動電信領域外資企業申請資質,提升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水平。爲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建立數據跨境流動綠色通道,突出服務首都數字經濟發展,以醫藥企業爲突破,加快推動醫藥健康外資企業數據合規出境,率先爲外資醫藥企業申報數據出境開通綠色通道。
在加大醫療領域開放力度方面,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及港澳臺醫生在京開設診所,支持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開展幹細胞等臨牀試驗,支持幹細胞與基因研發國際合作,促進在京港澳企業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服務便利化。按照國家相關部署,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選擇若干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等領域進行擴大開放試點探索。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牽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