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速凍 低碳建築秀抗寒本事

「零舍」內部,不開空調也很舒適。圖/本報北京傳真

最近,寒潮到訪北京城,開啓速凍模式。然而,一些低碳建築卻無懼嚴寒、特別扛凍。

在大興區魏善莊鎮半壁店村,有個「零舍」,面積足足400平方公尺,可是一冬天下來,基本不用開暖氣。「零舍」由村民尹女士家的閒置民房改造而成,陽光透過巨大的玻璃窗,把客廳照得亮堂堂。溫度計顯示,「零舍」室溫有20℃。「我們並沒有開暖氣。」尹女士笑着說,室內溫度這麼舒適,是因爲房子外邊有層「大棉被」。尹女士說的「大棉被」,實際上是一種牆體保溫工藝。「零舍」的牆體很厚實,足足得有一公尺,而一般農村民房牆的厚度才30多公分。「零舍」一公尺厚的牆內有兩層保溫層,房頂、地面也全都覆蓋着至少半公尺厚的保溫層,人在房間裡生活,彷彿置身在一個溫暖的被窩中。

窗外颳起寒風,伸手靠近窗框與牆壁的連接處,並沒有感到有風往屋裡鑽。原來窗戶的三層玻璃中間加入了惰性氣體提升保溫能力。

經測算,「零舍」的氣密性係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0.6,也就是說,即使室外颳着6級大風,屋裡也不會有過多的熱量流失。

北京是全球少數擁有地熱資源的首都之一。如何讓地下熱量緩解供熱系統的壓力?城市副中心早已行動起來。在規畫面積11.2平方公里、開園已超過3年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裡,遊客服務中心、「三大建築」等所有配套專案的能源供應有40%是地熱。

在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地源熱泵系統的設備間藏身在一間不到40平方公尺的小屋內。相比於地面上的四季交替,地下150公尺的常溫層溫度幾乎常年保持在15℃左右,地源熱泵正是利用了大自然的這個特性,可以在寒冬爲屋內補充一部分熱量。從地表至地下150公尺深處,有30個用來安放水管的垂直通道,軟化水從水管裡走一趟,就成功帶出了地熱,隨後進入熱泵機組和空調回圈泵,爲室內供暖。這項綠色、低碳的高科技,實現了地下水量不減少、水位不下降、水質不降低,確保地熱資源可持續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