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提政治前提 展現善意務實

海基會2日舉行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蔡英文總統出席致詞。(郭吉銓攝)

海基會暌違3年,再次舉辦大型臺商春節活動,在兩岸疫情都解封下,重啓民間交流成爲焦點,大陸特別選在活動前一天「出招」,致函呼籲臺灣考慮恢復16個兩岸直航航點。值得一提的是,在國臺辦的新聞稿中,沒有提及九二共識等高度政治性詞彙,展現了務實的一面,臺灣也應把握疫後重啓交流的契機,爲跌宕起伏的兩岸關係,多累積一些善意。

國臺辦1日的新聞稿明確指出,「大陸航空主管部門已通過《海峽兩岸空運協議》聯繫渠道致函臺灣方面,表示當前兩岸疫情均已平穩,是進一步恢復兩岸航線正常運營的有利時機,希望貴我雙方相向而行」,優先考慮恢復廣州等16個直航航點。

該篇新聞稿反映出三個訊息。一是國臺辦通篇未提九二共識等兩岸政治前提;二是兩岸23項協議的《空運協議》並未停止運作;三是可看出大陸在恢復兩岸民間交流層面上,願意稍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進行「類官方」溝通,並以解決問題、辦實事爲導向,措辭客氣和緩,儘可能避開政治分歧。

緊接着2日的臺商春節活動,蔡總統與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也延續這個基調,強調要推動疫後健康永續交流,對疫後的大陸獻上新年祝福。

兩岸關係鑲嵌於中美關係的結構下,從近幾個月的情勢變化也可看出。去年11月中旬中美領導人習拜會後,中美關係明顯緩和,11月下旬中國外交部公開喊話,願和美方一道努力,促進人文交流和民間往來。

與此同時,臺灣九合一選舉綠營大敗,讓民進黨也不得不調整兩岸方向,從「抗中保臺」改爲「和平保臺」;去年12月臺灣宣佈1月7日有條件重啓小三通;去年底習近平的新年講話,提到「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上述反映兩岸的民間氛圍,緊扣着中美關係也一起跟着和緩。

北京主動拋出兩岸逐步恢復直航航點,作球給蔡政府接,蔡總統要在接球同時,順勢喊話北京恢復陸客、陸生來臺,也未嘗不可。面對下半年總統大選將進入白熱化,臺灣應正面積極迴應,把握上半年和解封契機,爲兩岸善意多多累積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