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擊澳經濟快1年 「殺雞儆猴」效果出爐 2產品最慘

陸澳疫情源頭爭議發生爭執將近1年,澳洲經濟也出現大變化。(圖/達志影像)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導致各國經濟全面步入衰退,然而,大陸成爲首個經濟復甦的主要經濟體歐美當時仍處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去年5月由澳洲提案的新冠肺炎疫情源頭進行獨立調查,被視爲將矛頭針對大陸,北京當局對此展開報復,先是從大麥葡萄酒甚至是煤礦,無論是加徵關稅、限制進口等措施來重擊澳洲經濟。外媒報導,在陸澳貿易戰進行快1年後,澳洲不但沒有受到重大影響,更成功協助澳洲經濟降低對陸依賴。

澳洲先是在去年提案對新冠疫情源頭進行調查,導致澳洲政府與北京當局關係降至冰點,無論是先開始對澳洲進口大麥加徵關稅反傾銷補貼稅,牛肉木材龍蝦、葡萄酒及煤炭等商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限制,甚至是鐵礦石,都傳出遭到制裁

澳洲外交部部長上週三(21日)指出,澳洲政府已經撤銷維多利亞州與大陸籤屬的一帶一路協議,表示該協議內容不符合澳洲外交政策,引發北京當局嚴重不滿,據《路透》報導傳出,澳洲食用葡萄協會執行長Jeff Scott指出,過去3周約有400~500個貨櫃在大陸海關面臨多出平常5~10天的工作流程,但其他國家卻沒有這樣的問題,很明顯是針對澳洲而來。

據BBC中文網報導,大陸去年限制澳洲進口商品後,開始尋找新的替代方案,甚至找上同爲「五眼聯盟」的加拿大進口農產品加拿大政府官方數據顯示,從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間,大陸從加拿大進口大麥的金額增加5倍,但加拿大在華爲新疆以及香港問題,多次與北京當局發生爭執,讓雙方外交關係也爲此下降。

但澳洲被制裁的幾項出口產品,透過分散出口到其他市場,整體來看影響甚微。報導指出,分析人士形容,大陸針對澳洲經濟想要有「殺雞儆猴」的效果相當失敗。

仔細來看,澳洲的棉花改出口到越南印尼原本被制裁的大麥、牛肉則是先出現出口量砍半,然後慢慢回升的情況。至於煤炭則是出口給日本、南韓以及印度的幅度增加。此外,「五眼聯盟」的國家也加強採購澳洲出口商品,大陸對國內需求極大的產品也是傳聞制裁居多,包括鐵礦石等。

但受到衝擊最嚴重的,還是澳洲葡萄酒,大陸商務部2020年11月要求澳洲進口商支付保證金後,從去年10月出口約1.5億美元的高峰,跌到12月不到1000萬美元,雖然有推銷到美、英等市場,但仍無法補足缺口。澳洲龍蝦遭大陸進口限制,澳洲漁業協會(Seafood Industry Australia)不斷呼籲當地購買,雖補足部分缺口,但是否能維持仍須觀察。

至於近期又傳出大陸對澳洲出口商品制裁,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國際經濟計劃首席經濟師Roland Rajah指出,大陸明顯是透過經濟脅迫行爲,要求其他國家遵循其規定之下的規則,但對於澳洲經濟來說僅是雷聲大雨點小,更激起澳洲政府對華立場強勁,起不了「殺雞儆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