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未設快篩站是受「施工影響」 黃珊珊:萬大國小篩檢站成立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澄清,北農未設快篩站是因受施工影響的決定。(圖/北市府提供)

文/中央記者黃麗芸陳昱婷臺北21日電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羣聚感染案,民進黨議員王閔生21日說,北農不設快篩站是受限場地問題,不是外傳要錢不要命。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坦言,受施工影響才未設快篩站。

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下午列席臺北市議會備質詢,王閔生提問,北農COVID-19確診有45人,且可能還會再增加,施打疫苗後需2、3 周纔有保護力,接種者仍可能會確診,只是減少重症及死亡機率,施打疫苗是否爲解決之道。

王閔生認爲,北市府應對外說清楚北農相關作爲,他詢問北農不設快篩站原因是受限場地問題,因爲找不到合適空間設置快篩站,所以才說讓員工到鄰近快篩站進行快篩。

他表示,北市府應講清楚,不要讓外界誤以爲北農總經理翁震炘是中央派任,要錢不要命纔不設快篩站,罔顧相關人員安全,呼籲中央與地方要一起合作、共同防疫

黨籍北市議員吳沛憶指出,北農5月20日就出現員工確診,但北市府卻遲至近日才成立專案,質疑北市府拖延1個月無積極作爲,導致羣聚感染髮生。

吳沛憶詢問,北農45人確診,卻只匡列90多人,平均1案約匡列2人,質疑臺北市衛生局疫調匡列不實,同心圓理論疫調根本沒做,要求北市府應公開疫調結果及匡列、隔離人數

黃珊珊答詢表示,針對北農羣聚案目前採取2個策略,就是快篩及施打疫苗,先前有與北農、環南市場及臺北畜產公司等通過電話,詢問其若需快篩就先造冊進行,但北農回覆員工可自行去快篩站且希望施打疫苗。

她坦承,北農因在進行施工,受限場地問題才未設快篩站,北市府21日緊急成立萬大國小篩檢站,對員工進行快篩;針對議員提到外界誤會是要錢不要命,直言「不是這樣的」。

至於疫調匡列部分,黃珊珊表示,北市府19日召開疫調會就獲知北農確診者達45人,衛生局也完成相關疫調,共匡列90多人,均依照疫調規定進行匡列,同時設定於今天成立北農前進指揮所

柯文哲指出,北農人員染疫一開始就有進行處理,所以纔有500多人去快篩,匡列者人數已扣除居家隔離者及外縣市人員,目前已安排北農員工及相關承銷商等4000多人施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