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的年輕人,愛上了飛檐走壁
下班上牆,意念聯繫。
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前腳剛邁出寫字樓,後腳就找了個室內攀巖館“飛檐走壁”。怎麼,是壓力大得想要修仙?還是要親手爲生活上點“牆度”?
當代年輕人最好的解壓方式,已不再是頻繁地外出社交,比起走進各種充斥歡騰的派對中,他們開啓了一種非常規的“自虐式”解壓。下班上牆,來一場同自己的較量。
隨着運動攀巖在2020年加入東京運動會參賽項目後,“室內攀巖”這股風,也逐漸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颳起,並迅速收割一衆屬於它的追隨者。
巴黎奧運會攀巖牆,
也是第一個亮相的比賽場地。
小紅書@Cestluna▐
這是一項有別於傳統健身項目,不僅兼具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運動方式,還有意想不到的治癒奇效。尤其針對急需釋放壓力的上班族,室內攀巖不探討美觀,更不會對你的攀爬方式進行限定。上,就完了。
這正好戳中了那些只能循規蹈矩的打工人的痛點!因爲他們通常不光要007隨時在線,還需要完全按照老闆的審美、邏輯、處事方式工作,甚至偶爾還要被質疑:“能幹幹,不能幹別幹了”。時間長了,就問誰不想發瘋?
但室內攀巖就不同,只要我抵達終點,無論姿勢如何扭曲、面部如何猙獰,都算“績效合格”。
也許還能收穫鼓勵與歡呼,就算我“行差踏錯”,也會有來自陌生人的善意引導。這誰能不心動。上班時在老闆那裡被扣掉的積極性和成就感,下班後來到攀館就被自動補齊了。
開業後的第一個週末就迎來爆滿。
小紅書@巴尼爸爸▐
最戳中打工人的是,整個過程中沒有毫無疑義的內卷和猝不及防的小人,你所面對的僅僅是一面牆而已。無需與他人“攀比”或“競爭”,真正的對手只有自己。
即便碰到了前輩,沒關係,巖館裡無論技術高低,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即便你實行“曲線救國”的策略,也沒關係。總之,登頂就行。
“飽經滄桑”的手成了攀巖人的勳章。
小紅書@囂張的張▐
和朋友D在進行這場關於「室內攀巖」主題對話的最後,我問他:“班不想上,這麼累的攀巖爲什麼可以雷打不動地一週三次?”
他說:“職場新人往往是敏感和內耗的,在寂靜無人的深夜我總會掉入思想的陷阱。‘我是不是話沒說清楚,領導會誤會嗎?’‘同事最近對我的態度爲什麼這麼差?’等等,但只要來到巖館一上牆,我只想着千萬別掉來,根本沒空給自己加戲。晚上睡眠質量都好了不少。”
本該帶着“競技”“硬核”標籤的攀巖,被打工人營造出了家的氛圍。
不光工作日晚上往巖館扎,週末也要泡在裡面。只因室內攀巖的走紅,讓年 輕人充分感受到低成本帶來的運動快樂。他們不用一大早化身特種兵前往郊外,再睡眠不足的爬個山、徒個步,伴隨着夕陽馬不停蹄地往家趕。尤其對於還未實現有車自由的年輕人來說,高效、性價比、好實現纔是他們的選擇。
拿北京舉例,單次150元左右的定價和很多運動相比,絕對算不上昂貴。一頓“綠化帶”的價格,就能讓打工人享受攀登的挑戰和下落的緊張感,並且彷彿身臨其境,做主宰自己世界的“王”。試問誰能不心動?
而且相比於同類型的健身房來說,巖館的前期投入成本更高,配合次卡入場票制度,消費者完全不用擔心它是否會隨時跑路。
除了基礎入場費之外,專業巖館也提供私教課和團課,不同的巖館根據服務人羣不同,課程也會有所不同。兒童培訓或成人攀巖、專業選手或新手,甚至有定時專門面向女性的小班課程。細緻入微,便於消費者“對號入座”。
巴塞羅那的特色彩虹巖館,引得無數人爭相打卡。
小紅書@aone and aone▐
話題再回到開頭,爲什麼稱室內攀巖是上班族的最愛。
因爲入門成本低,不光入場券價格合適,裝備更是可以隨心所欲。
近年來流行的中產運動,或多或少都在裝備上“卷”出了一套固定模板與特定場景:雨崩徒步要不經意間露出胸前的 ;長安街騎行要一週7天不重樣的穿搭,X-Bionic是永恆的標配;淮海中路 Citywalk是一定要有Sweety betty的。
沒有熟悉的牌子,那就對了。
太大衆了,是彰顯不出中產的好品位的。
只要能爬上去,穿什麼都是王者。
小紅書@Kk▐
但室內攀巖,沒有ootd,也沒有鄙視鏈。剪短指甲,換上最方便舒展、運動的衣服,一雙鞋,最多再配一個粉袋足夠了 (新手小白可以去現場租) 。最貴的攀巖鞋也就一千出頭,連中國攀巖集大成者何川也穿這個。
小紅書@阿張寶貝兒▐
真正的攀巖大神,從來卷的都是技術,因爲巖壁是不會撒謊的。
各位上班族,放心大膽地衝就好了。
去過一次你就會發現,它比被包裝過度的中產運動更加貨真價實,室內攀巖是無法通過一些擺拍來幫你營造緊張氛圍感,也無法虛擬出不屬於你的技術。因爲每次向上跨越都是切實的考驗與挑戰,就像生活中的困境一樣。但只要登上去了,就是勝利。
編輯:蘭昕雨
編輯助理:夢菲
排版:Yuri、巧克力
美編:姜黑勒久
圖源:小紅書、知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