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770處路口縮短紅燈秒數 「這路口」大減95秒

圖爲騎機車經過路口,非本文所提路口。(本報資料照)

臺北市車水馬龍,許多幹道紅綠燈秒數極長,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考量夏日天氣炎熱,爲減少機車族停等曝曬,決定執行「友善機車夏季縮短紅燈專案」,自6月15日至9月1日開學前,於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縮短全市770處路口紅燈秒數,平均達30秒,其中天母東路107巷口更是一口氣減少95秒。

臺北市目前設有2708處號誌路口,每處的紅綠燈秒數設置,須考量車流紓解及行人安全通行等需求,並配合路口間的號誌連鎖運作,因此主要幹道路口號誌通常會有較長綠燈秒數,紅燈自然也比較長,然而今年6月中下旬最高氣溫將飆至30度以上,讓不少機車族吃不消。

爲此,交工處決定專案辦理夏季縮短紅燈專案,減少機車族停等曝曬,分析北市車流狀況後,交控中心主任王耀鐸指出,全年就屬7、8月車流量最低,主因是學生放暑假後車輛減少,全日中又以上午9時至下午4時流量最低,且受疫情影響,北市車流也較往年減少5至8%,將以此數據做用評估標準。

王耀鐸說,今年共計縮短770處紅燈路口,較往年增加210處,執行期間爲6月15日至9月1日,時段也延長至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等於整個離峰時間,平均縮短時間爲30秒,其中天母東路107巷口縮短最多,達95秒;學校也將從7月1日至9月1日,取消校園旁行人專用時項。

王耀鐸解釋,天母東路107巷口秒數縮短較多的原因,主要是因該地車流量極大,原先號誌週期達200秒,綠燈時間較長,考量夏日車流量少,這次將號誌週期一口氣縮短至100秒,等於減少一半,紅燈秒數也跟着減少,計算各方向秒數減少總和後,最終成功縮短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