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立學校性別友善廁所 整修就得蓋

臺北市今年起性別友善廁所掛零的學校,通過整修計劃後,必須設立1間。圖爲教育局2016年推出性別友善廁所建置試辦計劃。(摘自臺北市性別平等教育網/蔡佩珈臺北傳真)

爲淡化性別刻板印象,臺北市教育局規定,今年起尚未建置性別友善廁所的公立學校,只要通過整修廁所工程申請,就必須增加1間性別友善廁所,目前有5間學校配合設立。不過,家長認爲,教育局立意良善,但務必做好配套措施,確保使用學生隱私性,校方事前也要確實與家長溝通、達成共識。

教育局2016年起試辦「性別友善廁所建置計劃」,鼓勵高中職以下學校運用年度廁所整修工程機會,設立性別友善廁所,並輔以相關課程或活動,深化師生性別平等觀念。此外,根據「臺北市政府新建及改建廁所設置原則」,公立學校自2020年起新建校舍,其中須設立1間性別友善廁所。

今年起,教育局爲加速性別友善廁所普遍程度,要求性別友善廁所掛零的公立學校,一旦通過整修廁所工程經費申請,就應配合建立1間性別友善廁所。

教育局工程及財產科長黃一正表示,經多年宣導、溝通,今年起已主動要求學校整修廁所的同時設立性別友善廁所,設計圖須教育局核可才能動工。

他指出,目前有社子國小、東園國小、溪山國小、天母國中、中崙高中等5所學校在今年整修廁所,必須依規定設1間性別友善廁所。

社子國小校長朱榮富說,低年級教室1樓設有區隔成小便斗及馬桶的性別友善廁所,8月底完工後啓用至今學童皆正常如廁。

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榮譽總會長廖哲豪認爲,教育局立意良善,但務必做好配套,他發現不少學校自建性別友善廁所,但隱私令人堪憂,建議教育局要先審覈設計圖確保使用者隱私,另也要提醒校方確實與老師、家長達成共識再建置。

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劉一寬說,家長對性別友善廁所看法不一,如果有家長不支持,仍希望教育局勿強硬要求學校配合。

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許麗吉強調,尊重多元性別是國際趨勢,性別平等教育也是課綱一部分,普設性別友善廁所可供學生親身瞭解概念,也能讓有需求的學生不再害怕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