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首日啓動「快篩陽性分流」條件曝光 黃珊珊提3種社區居家隔離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圖/臺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袁茵/臺北報導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日前公佈中央規定,只要家中環境符合規定,55歲以下無症狀的快篩陽性者,可在家居家隔離17天。黃珊珊31日提及,今是實施快篩陽性分流的首日,未來社區里居家隔離的人有3種,「大家要有心理準備,這些都會發生在你的身邊。」

北市衛生局31日於市府防疫會議報告陽性確診者安置條件,無症狀者分成3種,55歲以下采居家隔離,由健康中心每日關懷個案狀況;55歲以上、55歲以下有慢性病且需照顧者或評估無法居家隔離者,會由專責防疫巴士送至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

至於輕症者不分年齡,也會由專責防疫巴士送到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而中重症者不分年齡,通知北市衛生局緊急及災難應變指揮中心(EMOC)以救護車方式移送至醫院

黃珊珊31日於臉書表示,31日是快篩陽性分流的第一天,55歲以下無症狀的快篩陽性民衆居家隔離17天。未來社區里居家隔離的人有3種,第一是確診者的接觸者;第二爲快篩陽性無症狀者;第三爲專責防疫旅館住滿10天后無症狀居家隔離7天者。倘若居家隔離有困難的民衆,也可以去住收住居家隔離者的一般防疫旅館,「大家要有心理準備,這些都會發生在你的身邊。」

黃珊珊說,因爲醫院量能有限,專責防疫旅館必須接收醫院降載移出的輕症病患,才能空出病房收注重症病人,所以讓無症狀傳染力較小的民衆在家裡居家隔離,將是未來的新常態

黃珊珊指出,隔離、阻絕傳染機會封城也許可以阻斷病毒傳播,但是還是無法挽救染疫的病人急速惡化的病情,缺氧、惡化的速度醫護人員措手不及,死亡來得如此快速,大家竟然還是束手無策;現在只是開始,但是隻能讓城市暫停下來,儘快找出傳染源感染者,斬斷傳染鏈。

黃珊珊強調,如果大家都不動且認真防疫,應該可以撐一陣子,但這終究不是最終的辦法,唯一的解答是疫苗特效藥。每天他們都在等待奇蹟,「最痛苦的是我們能做的很有限,一年多了竟然還是無能爲力,更痛苦的是明明能做而不做,眼睜睜看着人民受苦,如果任何人有任何私慾私心,讓百姓面對如此巨大的恐懼,就不只是傷天害理而已,必遭天譴!」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新聞...

侯友宜室外返家若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戴上口罩是最好」►接到「科技業大老」電話柯文哲進行四級警戒兵推:停課容易停工難►北市四級兵推曝光全面停班、臺鐵過站不停 防死者數超過殯儀館負荷

► 更多關於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