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停車格不足、紅線過長 議員怒批不給人活路

臺北市臨停空間少,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發現,臺北市道路長1421公里,紅線長度卻因雙向畫設而高達2140公里,沒有足夠的停車空間,又被畫滿紅線,等於是不留活路給駕駛。(劉彥宜攝)

臺北市臨停空間少屢遭專業駕駛人詬病,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遊淑慧發現,臺北市道路長1421公里,紅線長度卻因雙向畫設而高達2140公里,畫紅線的前提應要提供足夠的停車位,但登記北市小客車74萬輛,公有的路外路邊及私人路外停車格卻僅22萬格,等於根本不給人活路。交通局表示,去年啓用4個路外停車場,黃線長度也持續調整。

遊淑慧指出,北市紅線令人卻步,去年向中南部工廠訂購選舉文宣品,卻因競選總部附近皆是紅線,導致沒有貨運公司敢送貨。北市道路長1421公里,紅線長度卻因道路兩邊皆有畫設而長達2140公里,是道路長1.5倍,等於道路兩邊有75%都是紅線,不論是營業用或自用車輛都不留生路,貨車沒辦法暫停卸貨,民衆搬家要臨停也難。

她批評,截至今年2月底,紅線和黃線比例1:10,黃線205公里還包括郊區、山頂,紅線則是約2140公里,等於10公里才能找到一小段黃線,且停2臺車就沒空間,早就已經停滿。

遊淑慧點出,畫紅線的前提應要有足夠的停車位,但北市不提供車位又畫紅線,根本是不教而殺。北市公有路外、路邊及私人路外停車格共22萬,登記北市小客車高達74萬輛,還不包含外縣市涌入,車格顯然過少,雖然計程車、貨車多在行駛中,但仍有臨停需求,適當的黃線不是阻礙交通,駕駛被迫停紅線,北市府就成唯一受益者,罰單爽爽賺。

交通局長謝銘鴻坦承,希望停車空間以路外爲主,也發現許多專業駕駛人非常需要臨停,包含貨車、計程車和復康巴士等,絕對要提供這些車輛安全的臨停空間,而非讓他們一直躲紅線,因此截至3月交工處也改繪236處黃線,還在持續增加中。

停管處長李昆振補充,去年已啓用4處路外停車場,因機車停車需求也大,因此路邊部分也有做汽車改機車格位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