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醫療暴力高居全國第二 議員籲廣設急診室巡邏箱

臺北市議員汪志冰呼籲應落實急診室巡邏箱設置。(本報資料照)

新冠肺炎使國內醫療量能備感壓力,臺北市議員汪志冰發現,2020年起護理人員受暴增加了4成,最頻繁發生的地點爲在急診室,而北市45間醫院中,僅13間巡邏箱置於急診室,其餘多設置在大門,更有4間醫院周遭完全沒有裝設巡邏箱,汪志冰呼籲應落實急診室巡邏箱設置,臺北市警察局則表示,已通令各分局加強此類醫療機構的安全維護。

汪志冰今在臺北市議會質詢時指出,雖然2017年醫療法第24條第二項修正加上了「公然侮辱」等字杜絕言語暴力、增加醫護人員保障,不過據衛福部醫事司資料顯示,臺北市從2018年至今的醫療暴力通報數有232件,平均一年58件,僅次於高雄的233件,反觀全臺縣市人口最多的新北僅143件排,北市的醫療暴力相對較高

汪志冰表示,北市醫院案件數最多的爲榮總37件、聯醫仁愛院區30件居次,其中所有暴力事件中,言語暴力佔49%,其次是肢體傷害佔24%。汪志冰點出,其中最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受害者部分,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後,護理人員成爲受暴對象從63人增至的89人,多了4成1之多。

而最頻繁發生醫療暴力的地點仍是在急診室佔比高達5成2,其次纔是病房。汪志冰隨即點出北市的45間醫院,有41間設定點巡邏箱,但僅13間設置於急診室周圍,其餘皆設置在大門、後門或停車場,汪志冰也強調,甚至有4間醫院尚未設置巡邏箱。

汪志冰呼籲,如果要提供安心的環境給醫護人員,基本可以做的就是巡邏箱設置,必須把它做好做滿,且應該要儘可能設置在急診室周圍,且巡籤時數也應統一訂定縮短,有效提升見警率讓醫護安心。

臺北市警察局長楊源明表示,剩餘未設置巡邏箱的4間醫院,有1間日前已設置但未統計到,另3間已經設置完成,而以設置巡邏箱的醫院,有21家未設置在急診室周圍,將再與醫院溝通評估,另外還有11家本身就無急診室,也會在跟院方協調最佳的設置位置,並於一個月內完成設置。

另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也表示,已通令各分局加強此類醫療機構的安全維護,並要求與轄內各醫療機構建立緊急聯絡管道,保持密切聯繫,以複式巡邏方式增加巡邏密度,並於院區周邊不定時守望,以維護病患及醫院安全。同時,警方若接獲醫院或民衆報案,將立即調派警力前往查處、及時蒐證,並依法從嚴究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