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大陸禮遇的臺灣學者趙春山:大陸的醫療、捷運都不能和臺灣比

自建國以來,一箇中國的概念就被反覆強調,但就是有一些宵小之徒,不斷用噁心的伎倆破壞兩岸同胞之間原本應該和諧的關係。

在建國初期到千禧年前後,他們驕傲自豪,認爲大陸發展速度慢,不像是臺灣、香港那麼的發達,甚至有些人還揚言要打回來。

但是中國用自己的行動告訴這個世界什麼叫做強國的發展,什麼叫民族自尊心的偉大!

如今的我們還是在使用溫柔的方式和臺灣進行交流,畢竟那裡都是我們的骨肉同胞。

但就是有一些自以爲是的領導,不斷攛掇,用自己井底之蛙的眼睛看大陸。

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談論的這位臺灣學者趙春山。

跟隨馬英九的日子

1946年,趙春山在廣西省桂林市出生,隨後跟隨家人去到了高雄生活。

在大學畢業後就取到了政治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經過學習拿到了法學博士學位。

隨後趙春山就開始和很多臺灣的高知分子一樣,開始步入政治圈子。

並且他對於兩岸關係以及政策也有相對獨特的看法,獲得了國民黨的關注。

在08年,趙春山進入了馬英九團隊,擔任其智囊,同時也擔任了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與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的董事長。

這個位置他坐了足足八年的時間,隨着民進黨上臺,他才選擇退下。

馬英九當時的態度,就是談論統一問題,不會選擇完全獨立,不以武力解決問題。

而趙春山當時對於“九二共識”的看法就就是,要尊重各自在體制方面存在的差異,先求同存異,再存同化異。

聽上去好像還挺有道理的。

但是在2022年,他在某個有很多民進黨領導人的正式會議中表示,我們民進黨應該要重視臺灣的前途問題,所謂的一箇中國,應該是中華民國!

這種想法很顯然是錯誤的,而且也是猥瑣的。

表面看上去,他是和平的促使者,不斷表示,不論如何我們都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積極地和中國領導人進行對話。

但是在背地裡,他還是希望能夠回到所謂的兩蔣時代,借用外國的力量,對大陸發起衝擊,要建立以臺灣爲主的中國政權。

在2020年,他和大陸的交流中表示:“中華民國是固然存在的,我們需要正視這個事實。可以進行談判,如果有什麼分歧就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現在大部分的臺灣民衆能夠接受的就是不接受統一的談判,不完全獨立!”

面對這樣的說法,我們大陸很顯然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本身就是一家人,非要說兩家話,之所以不願意接受統一,就是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

所謂大部分臺灣民衆,其實就是自己的主觀看法,並不存在客觀效應。如今有很多臺灣人民都期待着能夠回到大陸的懷抱,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箇中國。

領導層盲目的自信,是可笑且可悲的

自我國提出“一國兩制”的方案之後,趙春山就多次進行了抨擊,認爲這是一個不可能接受的方案。

而且在趙春山以及很多臺灣學者和領導層的眼中,大陸就是落後的。

他們甚至沒有來到過大陸看一眼,就憑藉着千禧年大陸發展的看法去看中國,認爲大陸的經濟發展很差。

如果不是因爲臺灣地方小,也不會選擇去到大陸去發展企業。

認爲是臺灣企業幫扶了中國大陸,而不是大陸去扶持臺灣企業,進行相互意義上的合作。

之前所謂的茶葉蛋、榨菜等搞笑荒謬的鬧劇就是他們主導的。

我們經常可以在臺灣的一些政治節目中看到,節目的參與者針對兩岸可能發生的政治問題而爭得面紅耳赤。

說臺灣有什麼導彈可以直接打到三峽大壩,讓大陸的什麼設施直接崩潰掉。

又或者說臺灣擁有什麼武器,可以直接打到北京,到時候和大陸的戰爭,僅僅半個小時就可以大獲全勝等等。

這些言論是可笑的,更是可悲的。

可笑的是他們對大陸的軍事實力以及科技發展,沒有絲毫理性的認知,將自己的愚蠢展露無遺,讓全世界看到了他們的無知和可笑。

可悲的是,背後給他們輸送這樣看法的人,讓很多臺灣民衆也因此被攛掇,被欺騙。

爲什麼會有這麼多貶低大陸的說法出現?

其實就是這些人不斷地用自己錯誤的主觀看法去蔑視中國。

本來這個做法就已經很愚蠢了,他們還將這樣愚蠢的說法散播了出去。

臺灣的老百姓是可愛的,畢竟都是我們的骨肉同胞。

但是因爲消息的封鎖,很多臺灣民衆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來到大陸游玩兒,感受大陸的發展,所以就真的相信了這些人的鬼話。

但凡是來過大陸進行學習,感受過大陸發展和民族魅力的臺灣人,回到臺灣之後都會有同一種想法,那就是渴望統一。

曾經的臺灣經濟確實有一段時間要優越於大陸,但是大陸知恥而後勇,缺什麼,我們就學什麼!

反觀臺灣這麼多年,搞了多少次政治內鬥,鬥出了什麼結果了嗎?

經濟越鬥越差,國際影響力越鬥越小,他們真的能夠做到獨立嗎?

多少年了,大陸對臺灣進行經濟以及商貿方面的幫扶,臺灣很多產品才能以較高的價格進入到大陸。

實際上很多產品我們大陸並不需要,臺灣這麼大的地方,有什麼農作物特產嗎?

臺灣有的大陸也有,並且供應量絕對能夠達到消費水準,如果我們狠下心,很多臺灣的農產品都沒有辦法賣出去。

除了農產品之外,海域很多工業品紡織品等,都可以不要。

但是我們知道,如果我們選擇不要,那麼很多臺灣的商販就會面臨破產。

之前的鳳梨事件就是典型,領導層沒有想過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去尋找所謂的解決方法,而是將責任全部怪罪在大陸身上。

而他們想出來的解決方法,竟然是內部消化。

臺灣的某個名嘴就說,臺灣百姓每個人每天吃18公斤的鳳梨,吃上那麼四五天,就能夠解決問題了。

18公斤,這是什麼概念?

還不是一個家庭,而是平均到每個人身上,這誰能吃得下?

一個人一天都不一定能吃上18公斤的食物,而且這玩意兒吃多了,難道不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嗎?

井底之蛙最爲可怕

從這一點我們就能夠看出,臺灣的領導層確實有一些腦子不太靈光的人。

之前的茶葉蛋還有榨菜之說,也是非常搞笑,我們在調侃的同時,內心只有一個想法,爲什麼臺灣會有這麼多井底之蛙?

並且這些井底之蛙難道真的不知道中國軍事、經濟、科技方面的強大,已經能夠讓美國和歐洲國家都感到忌憚嗎?

其實他們之中有的人很清楚,之所以會這麼說,就是爲了得到臺灣人民的肯定。

這其中有太多利益關聯了。

有的臺灣名嘴其實也來到過中國大陸,他們在回去之後可能會得到某些官員的邀請,按照官員們想要得到的效果,他們就會進行準備,在一些節目中說一些不太利於中國大陸的話題。

臺灣的民衆因爲對大陸陌生,所以很難分辨是非,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帶進去了。

如果有一天,他們能夠買上一張前往大陸的機票,感受一下大陸的發展,想必內心肯定會對那些臺灣民嘴感到厭惡。

明明人家大陸發展得這麼好,我們也都是同胞,爲什麼要騙我們?

爲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說出一些滑稽的話語,當臺灣民衆是傻子嗎?

名嘴爲了利益,名嘴後的官員議員,想要支持率,每次開會都和幹架一樣,談論的也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話題,一點意義都沒有。

這些都是很多明事理的臺灣民衆內心的真實感受。

這些收受利益的人裡面,也包含了一些臺灣的明星,來大陸撈金,最終卻用自己的所作所爲寒了大陸粉絲的心。

死不承認的趙春山

2023年時,國民黨主席夏立言團隊來到大陸訪問,當時作爲學者的趙春山也一同前來。

面對臺灣的訪問團隊,我國用超規格的待遇對其進行招待,既是作爲同胞的熱情,更是表達了我們的期望。

我們希望他們在思想上能夠搞清楚,不論怎麼打怎麼鬧,大陸母親依然是母親,能夠原諒他們曾經做出的行爲。

我們依然會張開懷抱,迎接自己孩子的歸來,我們依然會善待這些領導層人物,哪怕他們做出過荒唐的事情。

然而趙春山內心其實知道他受到了超規格的待遇,他自己也感到不可置信,但是回到臺灣之後,他的狐狸尾巴還是翹上了天。

他表示大陸之所以會如此高規格的對待他們,就是因爲害怕打仗!

“我對臺灣的感情深厚,愛臺灣的長期處方籤,大陸的醫療條件,還有捷運能力,和臺灣是根本沒得比的!”

也不知道趙春山是不是被一些臺灣名嘴培訓過,說出來的這些話頗有名嘴的味道。

要說醫療條件,中國現在有世界出名的醫療機構和舉世聞名的完善醫保制度。

但是趙立春有仔細進行了解過,又或者說,有和臺灣進行過仔細對比嗎?

答案是沒有。

那麼他是否瞭解中國捷運能力呢?

超高速的高鐵,人們只要手機下單,過幾天就能收到快遞,甚至有的快遞都是當日達。

或者說換一個角度,中國大陸面積太大,臺灣的話,確實按照大陸的捷運能力,送什麼東西,都和送快遞沒什麼區別吧。

趙春山還說“大陸在反獨方面的態度,將會更加的強硬,可是在促進統一方面肯定態度會更軟。”

這是一句很囂張的話,我們爲什麼會軟,還不是把臺灣當孩子對待嗎?

我們爲什麼不動手,還不是因爲不忍心抽打自己的孩子嗎?

對面都是骨肉同胞,打起來真的心疼。

小結

我們希望和平統一,這也是未來必然達成的目標。

我們已經在很多年的時間裡,展現出了我們的誠意,不斷的打擊臺獨分子,也是爲了促進統一。

臺灣如今很多方面都離不開大陸的幫助,哪怕不斷地鬧小脾氣,我們依然不會停下幫扶的腳步。

蔣介石的夢,不論多少年,都是不會實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