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東擴 專家:俄羅斯退無可退出兵烏克蘭

臺北論壇今天舉辦「俄烏危機面面觀」座談會。(楊孟立攝)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發國際高度關注,並譴責俄羅斯侵略者的角色。前駐白俄羅斯代表姜書益分析,蘇聯解體後北約東擴引起俄羅斯極大不安,現在還拉攏蘇聯前加盟國,其實已經到了俄羅斯退無可退的地步。

臺北論壇今天舉辦「俄烏危機面面觀」座談會。姜書益指出,烏克蘭在第二任總統庫奇馬時代開始傾向西方,當初俄羅斯還向烏克蘭租借克里米亞塞凡堡,也是昔日黑海艦隊的基地,但烏克蘭後來不但邀請英美軍艦進港,還要求俄羅斯軍艦在入港前72小時要先告知,引起俄國朝野極大不滿,「這麼機密的軍港,俄國軍艦進出要先告知,英美軍艦卻可以任意進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烏克蘭到底是盟友還是敵人?」

姜書益預測,俄羅斯未來不僅會在適當時機把烏東地區新成立的兩個共和國納入版圖,甚至還會進一步圖取烏克蘭中部與南部領土,留給烏克蘭西部和北部維持獨立國家地位,而烏克蘭也就此成爲內陸國。

政大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連弘宜則指出,國際關係的基礎概念就是當一個國家內部發生問題動搖統治基礎,轉移注意力是最好的方法,而轉移的最佳模式就是國際爭端糾紛。

連弘宜說,美國拜登受到疫情與通膨的關係民調下滑,英國首相強森更是因爲「派對門」地位岌岌可危,法國則是因爲快要進行總統選舉了,如果沒有外部事件媒體就會聚焦內政疏漏之處,西方大國領袖中唯一未從烏克蘭危機中獲益的就是甫換屆政府的德國。

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說,國際政治只有叢林法則,俄國這次打烏克蘭,而現在聲援烏克蘭的國家哪一個以前不是曾經打過別人?大國有選擇打或不打的權利,小國只得接受。他指出,臺灣很多人以爲有民主、自由、人權就能橫行天下,這個觀點是錯的,希望烏克蘭事件讓大家清醒一下。

對於近日烏克蘭與臺灣的比較,蘇起認爲,兩者之間有個最小的公分母就是美國,重點不是臺灣跟烏克蘭是否相似,而是要觀察美國怎麼做。美國對臺灣跟烏克蘭就六個字,「心有餘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