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敢向大陸官方爭權利的陸配們(施威全)

名嘴李正皓抹黑陸配徐春鶯,舉例大陸「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副主任赴臺參加徐春鶯舉辦的文藝活動,認定這就是徐春鶯在臺發展統戰組織的鐵證。但完全搞錯事實真相。(報系資料照片,陳怡誠攝)

名嘴李正皓抹黑陸配徐春鶯,舉例大陸「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副主任赴臺參加徐春鶯舉辦的文藝活動,認定這就是徐春鶯在臺發展統戰組織的鐵證。言下之意,徐春鶯受對岸指揮。

檢視「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成立的由來,與陸配們的互動,可以釐清事實:是陸配們參與公共事務、集體抗爭,纔有大陸的「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是陸配的需求定調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的服務與功能,不是陸配臣服於該中心,陸配在臺有重要活動,「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的官員不敢不來。

2008年馬英九執政,在兩岸恢復制度化協商初期,陸方對在臺灣的陸配並不重視,對部分中國大陸官員而言,某些陸配,來自偏鄉、經濟弱勢、經由仲介而締結姻緣,是崛起的中國社會裡,不光榮的印記,有點富人不認窮親戚的味道。陸方海協會長陳雲林初訪臺灣,有陸配組團接機,想見陳雲林這位來自老家的領導而不可得。當時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逐步推動陸配權益改革,包括把工作權此一基本人權還給陸配,讓陸配在臺灣得以是完整、獨立的經濟個體,賴幸媛的工作也引領了大陸官方對陸配羣體的重視,2012年6月中國大陸民政部成立「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

陸配權益改革,除了賴幸媛,更多的是陸配與其家屬的長期努力,例如黃江南、鍾錦明等在1999年便成立「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25年來倡議陸配人權,迄今不變,陸配居留、定居權益的改革,是他們的重要成果,也就是在賴幸媛任內,陸配與家屬代表首次與陸委會主委面對面,2009年的3月6日,兩百多名大陸配偶與家屬到立法院與陸委會陳情,陸委會同仁將他們接待到中央聯合辦公大樓的大廳,之前從沒有政府首長會打開大門邀請全部陳情民衆進到裡面來,大家就地吃陸委會準備的便當,賴幸媛拿起大聲公,看起來不像受理陳情的官員,像是帶領羣衆的抗議者。她對陸配說,我也是人家的女兒,我們是姐妹。這場景,也就是日前民進黨政府陸委會針對徐春鶯案提到的「…陸配取得身分證之年限縮短爲6年;另考量陸配亦爲家庭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於98年修法開放陸配無需申請許可即可在臺工作…」這是賴幸媛任內的事。

馬英九政府積極把應有的人權還給陸配,陸方隨之重視這個羣體,這是「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成立的源由。「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成立後,官員常訪臺與陸配座談,幾次場合,我看到陸配就他們曾在大陸繳交的社保,退休金、養老金與其他保險等,徵詢陸方官員或提出質疑。跨境婚姻不容易,兩地規定陸配都要遵守,有些錢,陸配兩岸都要繳,但也怕兩邊都落空。釐清這些細瑣規定、提供服務,是陸方「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的職能。

「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不是陸配們的主管上司,若徐春鶯真爲陸方發展組織,就請按照民進黨已修過的國安五法,把她抓起來,但沒有犯罪請勿胡亂羅織。拿徐春鶯當箭靶的人最不堪的是,用刻板印象理解兩岸婚姻實務,只爲了搶佔輿論市場。

(作者爲外配家屬)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