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蕭旭岑》那一年的林飛帆到哪裡去了?

民進黨秘書長林飛帆。(資料照,劉宗龍攝)

2019年進入尾聲,民進黨要在立法院強推反滲透法」。此時此刻,讓人格外想問:2014年的林飛帆到哪裡去了?

2014年3月18日,爲了抗議服貿協議」「黑箱作業」,林飛帆等年輕羣衆衝入立法院,佔領議場長達23天,此爲「三一八學運」。回顧歷史,當時林飛帆等能號召這麼多人蔘與這場運動出發點就是程序正義,抗議國會違反民主程序,畢竟,「反黑箱」聽來是普世價值

將近6年後的今天,民進黨已經完全執政,在國會正要用更粗暴的手段,更直接違反民主程序的方式,未經廣泛討論,行政院甚至沒有提出政府版本,就要強行通過這部法律。那麼,那些「林飛帆們」呢?

「反滲透法」與「服貿協議」的比較,兩相對照,清晰明瞭:

一、透明程度:「服貿協議」在藍綠立委協商共識下,已經在立法院舉行數百場的公聽會、說明會與協調會,「反滲透法」迄今只由內政委員會召開一場。另一場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前國安官員,與現任政府官員對談的公聽會,則是國民黨黨團召開的。

二、審查程序:國民黨當時在內政委員會審「服貿協議」,過程被譏爲「半分忠」,民進黨現在卻連半秒都沒有,直接跳過委員會審查,將「反滲透法」逕付二讀,並由蔡英文總統下令限期通過—注意了,蔡總統可不是民進黨黨主席喔,居然可以指揮立委。

三、政府角色:「服貿協議」是由政府部門提出,「反滲透法」的政府角色則付之闕如法務部官員甚至在立法院都無法明確回答此法的執行可能性

四、人民權益:林飛帆等人衝進立法院,萬千理由歸於一,就是「服貿協議」會影響廣大臺灣民衆利益。那麼,「反滲透法」對人民權益的侵害,絕對遠超過「服貿協議」,難道不該好好討論,嚴格審查,讓新民意決定嗎?

「反滲透法」通過後,政府、檢察機關可以任意認定何謂「滲透來源」,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這樣的大咖,都擔心到要「自首」,更何況一般老百姓?「服貿協議」如果有影響人民權益,「反滲透法」豈不更直接?如果開過幾百次公聽會的「服貿協議」都要擋下,爲什麼只開過一次公聽會的「反滲透法」可以輕騎過關?

面對程序正義更被扭曲,人民權益更被侵害,那一年衝入立法院的林飛帆到那裡去了?「到民進黨當副秘書長了!」我想只能這樣解答吧。

看看林飛帆對這些問題輕描淡寫地迴應,迴避了倉促立法、程序正義的問題,只能拿出「反中」框架跳針式回答。只見政黨利害、政治算計,或許以他現在的角色,屬情理之中,但當年理直氣壯,帶領十餘萬羣衆上街頭身影,已不復見。

在三一八學運5週年時,我曾經分析,爲何僅僅5年,這場運動的評價日益下滑?主要有「真正訴求不誠實」、「毀壞法治基礎」、「對不同政權雙重標準」三大問題。在「反滲透法」這個案例上,「反中價值最高,程序正義次要」,半分忠不能忍受,自己人鴨霸則視而不見,這樣的雙重標準,發揮到淋漓盡致。

林飛帆和他的「導師黃國昌,兩人政治路走得不同,已有分道揚鑣之勢。我對在國會努力問政的黃國昌猶能抱持敬意,但是對林飛帆,我想歷史會記載他這一次在面對「反滲透法」的緘默。

作者爲前總統府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