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產和三菱要建立聯盟,集中資源追趕電動車對手

7月30日消息,日本本田和日產正在談判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預計三菱汽車也將參與。這是日本汽車製造商集中資源、在電動汽車領域追趕海外競爭對手的最新舉措。

三家車企計劃建立的這一聯盟基本上將把日本汽車行業分成兩個陣營:一方是年度總銷量合計超過833萬輛汽車的本田、日產和三菱,另一方是與斯巴魯、馬自達等公司合作的豐田汽車,年度總銷量約爲1600萬輛。

日本汽車工業格局鉅變之時,正值新興企業開始主導電動汽車市場。總部位於東京的研究公司MarkLines報告稱,在2023年的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中,特斯拉和中國的比亞迪分別以19.3%和16%的市場份額領先,而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僅用三年時間就成功開發出了電動汽車。

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已經落後了。日產的市場份額爲3.2%,而本田僅爲0.2%。

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新一代汽車以軟件爲主導,可以通過不斷更新來增強功能。業務性質的變化要求日本汽車製造商放棄硬件優先的做法。

據信,自主開發操作系統和電動汽車電池將需要數百億美元的投資。在日本本土汽車市場面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汽車製造商無法獨立承擔這種投資。

“汽車製造商所依賴的內部計劃現在完全沒用了,”本田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說。而日產首席執行官內田誠認爲,“市場變化的速度不同以往。”

三菱首席執行官加藤隆雄則表示:“我們考慮與各種夥伴合作是很自然的事。”

儘管如此,他們仍然落後於特斯拉。據報道,特斯拉的資本支出在2023年增長了24%,達到創紀錄的89億美元。而這三家日本汽車製造商的資本支出總和約爲9700億日元(按當前匯率計算爲63億美元)。

這三家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是特斯拉的兩倍多,達到1.7萬億日元(約合110億美元),但並非所有這些投資都流向了電動汽車領域。

爲加強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力,本田計劃到2030財年投資10萬億日元(約649億美元)於電動車及其軟件,並在北美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同時,日產將投資2萬億日元(約130億美元)以推動其電氣化進程。他們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的目標是提高投資效率,包括使用共享軟件。

並非所有的汽車行業合作都能成功。戴姆勒-奔馳和克萊斯勒於1998年合併,成立了戴姆勒-克萊斯勒,掀起了汽車行業內整合浪潮。但他們在2007年因願景分歧而分道揚鑣。

本田、日產和三菱不僅要相互合作,還要建立起跨行業的合作伙伴關係,這樣才能經受住考驗。想要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成功,還需要在半導體和充電基礎設施等各個領域建立合作伙伴關係。

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到2035年電動汽車將佔全球新車銷量的大部分。(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