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牛斯山區的牧羊人之舞(環球走筆)

劉玲玲

手臂高高擡起,舞步交叉迴旋,裙襬舞動飄揚……伴隨着三孔笛的悠揚旋律和半音階手風琴的明快節奏,法國上比利牛斯省康龐鎮的村民們跳起具有濃郁南法風情的牧羊人之舞。婉轉悠揚的音樂,熱情歡快的舞姿,既展現歡迎遠方來客的喜悅,也吸引人們進一步瞭解比利牛斯山區牧羊人的生活。

比利牛斯山脈位於法國和西班牙兩國交界處,山脈形成的天然阻隔使法國一側雨水豐沛,高山牧草每年可生長兩到三茬,非常適宜放牧。在位於山腳的小鎮盧爾德的比利牛斯山歷史博物館裡,筆者瞭解到,牧羊作爲當地一種生活方式和經濟活動,最早可追溯至史前時期。自中世紀起,牧羊人開始在當地生活,隨季節遷徙放牧。久而久之,這種生活方式塑造了上比利牛斯省獨有的鄉村特徵,積澱出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

這些傳統直觀地體現在牧羊人舞者的服飾上——女性往往身着多色條紋點綴的寬大裙子,頭戴方巾,肩上覆着一條羊絨披肩;男性腰間繫着羊毛腰帶,頭戴黑色尖頭貝雷帽。這些手工製作的傳統服飾,集功能性、耐用性爲一體,富有濃濃的比利牛斯山區特色。

現代法語中“牧羊人”一詞起源於12世紀,最早有“守護者”之意。牧羊人是羊羣的守護者,也是當地傳統文化的守護者。牧羊人身居深山,多變的山間氣候、相對不便的生活一度導致該職業吸引力整體不高。法國農業部門爲此出臺有關提高牧羊人職業吸引力及認可度的行動計劃,提出通過豐富培訓形式、改善牧羊人工作條件和生活質量等,吸引更多法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加入該行業。如今,藉助越來越多的文化活動、教育培訓項目、旅遊項目等,牧羊人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

在康龐鎮,有一個成立於1918年的“牧羊女”歌舞團,經歷百餘年發展,現在有成員70人左右。歌舞團創始人耐心蒐集小鎮所在阿杜爾河谷上游地區與牧羊人相關的服飾、舞蹈、音樂、傳說和詩歌,歌舞團成員據此創作了許多精彩的歌舞,一直流傳至今。演出時,他們身着牧羊人傳統服飾,重現牧羊人守夜、結婚、聚餐、豐收等一幕幕生活場景。除了在劇場表演,他們也會在博物館、街頭和聚會上表演,向不同受衆介紹比利牛斯山區的傳統文化。許多牧羊人也通過合作社和協會等組織形式,同當地村民一起推廣、保護傳統文化。

夏季的比利牛斯山,草木茂盛,生機盎然。羊羣咩咩、牧羊犬吠、牧羊人吆喝,交織成一首和諧的田園樂曲。偶爾還能聽到山間迴響的牧羊人之歌:“我在奧爾山谷學會了優秀的牧羊人手藝……哦,比利牛斯山……”代代相傳的牧羊人文化,爲法國南部山區增添了獨特的人文魅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6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