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國廠還難搞?他爆臺積電去這裡要小心 1大問題更致命

臺積電積極海外佈局。(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積電赴德國投資日前已拍板,預計2024年下半年開始動工,2027年底開始生產,總投資金額預計超過100億歐元。德國之聲客座評論文章指出,臺積電設廠德國必須面對不少挑戰,其中人文衝擊將比美國更大。

臺積電德國廠預計持有70%股權,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各持有10%股權。德國之聲客座評論作者烏凌翔撰文指出,臺積電僅拿出近35億歐元,股權卻佔有70%,而且享有營運管理權利,尚未證實的50億歐元若由德國政府補貼,對臺積電因而新增的財務壓力可說不算大,但真正金援晶片製造的資金,恐怕還沒影。

烏凌翔表示,雖然歐洲議會上個月通過《歐洲晶片法》,提供總額430億歐元經費,看似與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提供的527億美元相當,但該法案細分爲三個領域,包括科研與創新、半導體制造以及供應鏈危機管理,而歐盟目前公佈的資金分配重點都在科研與創新,目的在「公共投資觸發私人投資」。換言之,德國政府只能自掏腰包了。

其次,臺積電德國廠位在前東德、靠近捷克、波蘭的薩克森邦首府德累斯頓,烏凌翔示警可能面對比亞利桑納鳳凰城更兇險的人文環境。首先是工會,歐美的工會向來態度強悍;再者,德國政府是議會內閣制,左、中、右各黨派都在國會中有發言權,臺積電面對意見不一的政府,恐怕也是不小的挑戰。

此外,臺積電乃至全世界半導體產業都正在爲缺人缺工問題頭痛,烏凌翔稱,德累斯頓本地肯定無法提供足夠的技術工人與合格的工程師,必然要從外地招工,但德國近九成的大企業都在原西德地區,恐怕不容易吸引人才到前東德地區工作,因此,未來很可能會招募移民來補充人力,但這樣的做法必然會招致極右派的反對。

烏凌翔最後總結,臺積電在臺灣管理能力一流,是因爲有合法守紀又有知識的員工爲基礎,但要管理文化背景相異與工會強大的德國員工,管理技術恐怕還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