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電動車出口引發貿易摩擦 中國車企大舉海外設廠

中國車企早已規劃並實施將車廠搬到或建在海外的戰略,藉此拓展市場並分散輸美貿易磨擦的壓力。圖爲比亞迪的泰國汽車廠。(圖/新華社)

中國電動車出口暴增導致一些國家考慮以不公平競爭爲由對中國汽車進口設限,一些中國車企正考慮或談判在海外擴大設廠,以排除貿易糾紛的干擾並持續擴大在全球的市佔率,

《路透》指出,中國奇瑞汽車目前正與義大利政府展開談判建廠事宜,有望成爲吉利之外另一個在歐洲設廠造車的中國車企。

報導說,中國產電動車出口暴增,不僅導致歐盟,而且也引起美國政府的關切與關注。在上海設廠生產電動車的特斯拉創始人兼CEO馬斯克(Elon Musk)今年1月底曾經表示,外國車企如果沒有貿易壁壘的保護有可能被中國出口電動汽車打得一敗塗地。

「中國汽車公司是全世界最富競爭力的汽車公司」,馬斯克說,「所以,我認爲它們在中國之外會取得重大的成功,這取決於確立什麼樣的關稅或貿易壁壘。」馬斯克的說法引起世界的關注與警覺,他表示,「坦率說,我認爲如果不設立貿易壁壘,它們基本上可以打敗世界上絕大多數其他公司。」

正是因爲中國電動車出口勢頭旺盛,歐盟正在就中國政府對中國車企的補貼進行調查,並有可能在調查結束後對中國輸歐電動車加徵更高的關稅。

《美國之音》指出,美國現在也採取措施防止中國電動車橫掃美國市場。拜登總統發表聲明強調汽車工業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批評中國使用不公平手段,試圖主導汽車市場的未來。白宮擔心,這些中國產汽車除了可能充斥美國市場,也可能因爲汽車直接聯結網路會帶來國安風險。

報導說,中國車企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開始規劃與實施將車廠搬到或建在海外的戰略。目前已知到外國設廠的中國車企包括比亞迪,目前在泰國、巴西、匈牙利和烏茲別克斯坦建造新能源汽車廠,此外還正在墨西哥尋找設廠地點;中國出口汽車數量最大的奇瑞汽車2014年在巴西設廠,曾表示將在阿根廷與英國設廠;上海汽車分別在泰國、印尼和印度設有汽車廠,在巴基斯坦也有一家汽車裝配廠;長城汽車則在泰國設廠,年產8萬輛;擁有外國品牌富豪(Volvo)和蓮花(Lotus)的吉利汽車已在白俄羅斯、英國和印尼建廠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