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暢銷德車商壓力大 德將高度重視與中國電動車競爭

中國持續延長電動車補貼政策,助力比亞迪成爲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圖/中新社)

隨着歐洲多國政府縮減公共開支,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正在快速萎縮,導致電動車銷量大幅下滑。但在中國卻持續延長電動車補貼政策,中國比亞迪成爲全球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德國車商認爲,比亞迪用低價策略進軍歐洲不見得有效,但對德國汽車有很大壓力,他們將高度重視中國車商帶來的激烈競爭。

《德國之聲》報導說,柏林政府提前終止了一項爲期7年的電動車環保津貼, 造成德國12月份電動汽車銷量驟降48%,歐盟電動汽車的銷量也下降17%。雖然2023全年歐洲電動車增長仍相當強勁,但增長已開始放緩。

報導說,知名的德國車廠大衆汽車已將未來押注在電動車轉型上,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使電動車在其歐洲市場汽車銷量中的比例上升到80%,在美國市場上的佔比升至55%。雖然2023年仍有21%的增長,2024年的銷售環境預計將 「充滿挑戰」。

而中國是大衆汽車決心在電動汽車領域爭得一席之地的市場之一,2023年大衆汽車斥資約50億美元,試圖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上與特斯拉和比亞迪等競爭對手一較高下。在歐洲和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上,中國的地位舉足輕重,比亞迪等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崛起引人注目。歐洲品牌電動車的銷售在12月份出現大幅下滑,而比亞迪卻創下了歷史新高。

報導認爲,比亞迪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中國國內市場,但它正越來越多地瞄準歐洲和美國市場。中國電動車之所以認爲能在歐洲市場上大有可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價格。麥肯錫合夥人紹福斯說,歐洲電動汽車的價格通常比同類內燃機汽車高出 15-20%,但在中國,兩者之間的價格差只有10%,如今許多中國的電池電動車已經比歐洲的內燃汽車更便宜。

報導指出,這不意味着中國電動汽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在歐洲取得成功,中國電動車並非健康的市場,有一大批製造商在製造出色的產品,但其中只有極少數能賺到錢。如果要以品質和品牌取勝,會需要很長時間,要有雄厚的財力做後盾,還需要耐心。

大衆汽車認爲,中國競爭對手無法僅憑價格在歐洲取勝,中國車商無法提供像在中國市場上那樣價格低廉的電動車。該公司發言人表示,大衆汽車歡迎競爭,同時將高度重視中國車商,「就像對待日本和韓國車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