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10%引發關注,整車廠與供應鏈博弈已成常態
針對比亞迪乘用車發郵件要求供應商降價引發的輿論風波,11月27日午間,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社交平臺迴應稱,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慣例。比亞迪基於規模化大量採購,對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標,非強制要求,可協商推進。
此前,比亞迪向供應商發送的一封降價郵件在業內引發廣泛關注,比亞迪要求從2025年1月1日起供貨產品降價10%。比亞迪上游供應商向界面新聞證實了郵件真實性。
比亞迪在郵件中提供的降價理由是,明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進入到“淘汰賽”,比亞迪需要供應鏈持續降本增強乘用車競爭力。這家全球頭部新能源汽車公司認爲,其銷量突破受益於技術創新、規模化優勢和低成本供應鏈。
界面新聞從比亞迪內部人士處獲悉,此次降本10%範圍的供應商,可能涉及的領域包括智駕、玻璃、輪轂、輪胎等。此外,比亞迪明確要求儘量採用內部供應商,這也是比亞迪近年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一方面外部供應商存在出件較慢、趕不上研發週期的情況;另一方面比亞迪想壓價,雙方之間有矛盾。如果採用內部供應商,這些問題在內部能夠更好更快地協商解決。”
多家汽車供應商向界面新聞表示,汽車製造商每年初會有例行的降本動作,5%是屬於目前零部件降本中位數。在近兩年價格戰壓力下,汽車供應商的降價空間已幾近於無。
一位比亞迪供應商管理層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當前公司整體規模和現金流情況,只能維持正常運營。一旦比亞迪強制要求降價10%,公司將陷入虧損,會考慮退出比亞迪供應鏈體系,或者嘗試停供倒逼。在該人士看來,比亞迪提出的降價幅度尚有協商餘地,其他同行業供應商也難以滿足其價格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比亞迪所要求降價的供應商技術壁壘較低,這可能引發供應商之間的惡性競爭,一些供應商爲了贏得比亞迪的大訂單,可能願意犧牲利潤。
多位比亞迪內部人員向界面新聞透露,比亞迪和部分供應商就具體降價幅度和賬期問題來回拉扯。比亞迪的賬期目前達到半年,這對部分規模較小的供應商構成了一定現金流壓力。
持續兩年的汽車業價格戰已經讓上游產業鏈供應商難以負擔。蓋世汽車去年發佈的調研顯示,在近3000位受訪供應商中,74%的企業表示,相較往年,2023年汽車公司提出的降本要求明顯提升。超半數企業被要求年降幅度在5%至10%;另有企業在疫情期間沒有降價,被要求一次性降價20%以上。
前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採訪時提到,汽車零部件的價格和產量有關。每個月1萬還是10萬的量,零部件價格將有很大差異。汽車產量提升的時候,汽車製造商就會找供應商談降價。而價格戰的爆發讓供應商的降價壓力變得更大。
“和汽車製造商進行價格博弈是常態,短則一個季度一次,長則一年一次。”陳玉東表示,每年年降對供應商而言是最困難的時候。供應商想要在激烈競爭中保持競爭力,就要在管理中有足夠的魄力,“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將供應鏈管得更好。
比亞迪此次降價需求也被視作爲明年價格戰做準備,這家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在今年主動掀起了價格戰。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判斷,由於1月底即迎來春節假期,2025年汽車市場價格戰可能比往年來得更早。
上述比亞迪供應商向界面新聞表示,現在零部件供應商比拼的也是現金流能力。“可能一部分供應商倒下後,行業走向兼併整合纔有價格戰結束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