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演信義區天坑 議員籲提高土壤液化區工地查覈強度

臺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13日路面塌陷,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林延鳳指出,爲避免天坑事件重演,北市府須提高土壤液化高潛勢區與高風險道路周邊工地之查覈強度和密度,並長期進行地質改良計劃。(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13日因鄰近建案,發生道路坍塌下陷。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林延鳳表示,經調研評估爲「高度風險」共有11處主要幹道路段,須提高土壤液化高潛勢區與高風險道路周邊工地之查覈強度和密度,並納入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工務局迴應,後續將持續辦理調查評估及研擬應對方式。

林延鳳表示,工務局今年度提出追加預算案,其中508萬元針對「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計劃」,從2020年開始進行,今年公佈期末報告顯示,共有11路段被列爲「高度風險道路」,分別是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兩處、中山北路五段四處,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兩處、民權東路三段一處,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一處,以及中正區中山南路一處。

林延鳳說,相關資料於北市府「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無從查閱,且除11處路段有安全疑慮外,依照目前查詢系統圖資所匡列之高潛勢區,南京東路一至三段、忠孝東路一段、延平北路五至九段、復興南路一、二段、南京西路、艋舺大道都涵括在內,無論是周邊居住人口或經過車輛都不少,如發生類似天坑狀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她呼籲,天坑事件不僅是工程施作不慎危害公安之警訊,更是土壤液化高度潛勢區無時無刻都需面對的危機,土壤液化道路風險分級圖資,應更新於「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並敘明正確路段,公開透明。並落實土壤液化潛勢區與高度風險路段,周邊工程稽查強度與密度比一般區域高,確保民衆安全。

林延鳳要求,高度風險路段應長期進行地質改良計劃,從中、高風險,降爲0風險。此外,針對土壤液化問題有高度風險之劍潭地區,應加速周邊老舊建物如劍潭整宅之更新,落實橋樑與道路檢測,劍潭站TOD工程與日後劍潭活動中心更新開發工程,都要採取最高標準確保公安。

工務局回覆,道路液化潛勢評估爲北市府參與經濟部中央地調所「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計劃」5年計劃,針對北市緊急救援道路於土壤液化發生時之風險評估,目前完成第1年研究,後續年度將持續辦理調查評估及研擬應對方式。

工務局說明,土壤液化現象發生在地層爲砂質土壤,在高地下水位時遭遇強烈地震力搖晃,導致地下水壓突然上升,而造成土壤承載能力暫時消失,可能造成房屋有差異傾斜,地震結束后土地承載力就會恢復。與崇德街在無地震狀態下,疑似施工問題而造成的路基流失路面坍塌不一樣。

工務局指出,土壤液化對房屋的影響會讓房屋傾斜或龜裂,不會直接破壞房屋主體結構,於地震發生時較不會對民衆生命產生立即危害,並已公佈有「臺北市土壤液化潛勢地圖」,建築物若於2000年後設計,已進行液化潛能評估並納入耐震設計,之前的房屋則若設計有適當的地下基礎型式,受液化影響而受損情況則較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