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消失的貿易統計

圖/美聯社

常觀察外貿的人一定會發現,我國外貿統計只能追溯到2001年,之前的統計已從人間蒸發。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政府於2016年元月進行貿易統計改版,昔日「特殊貿易制度」經此一改,成爲今日的「一般貿易制度」,由於資料回溯不容易,2001年就成了我們貿易統計的分水嶺。

新版把貿易統計的邊界擴至自由貿易港區、物流中心、保稅倉庫,讓出、進口統計更加周延,估計新版比舊版約擴大2%。改版之初,在新版之外仍會提供舊版的查詢,後來爲避免被誤用,就把舊的那套給下架了。如今我們想查半導體、紡織品等各業於1990年、1980年出口的情況是查不到的,真要了解,也只能在舊時的國民經濟動向季報、國貿局的貿易統計月報尋得一些蛛絲馬跡,但這終究不是好辦法。

少了2000年以前的貿易數字,要研究昔日貿易情勢,就像連橫寫《臺灣通史》一樣,面臨着郢書燕說,郭公夏五的困境,借用陳年資料以補資料空缺雖勉強可爲,然而這樣東補、西補可能要比援引舊版資料帶來更大的誤差。解決之道,第一,恢復改版之初的狀態,讓舊版查詢系統(特殊貿易制度)重新上架,稍加註明讓人明白這和今天新版不同即可,第二,儘快回溯修正2000年之前的資料,如此一來,就什麼問題也沒有了。

其實,不只海關貿易統計,包括聯合國的國民經濟會計體系(SNA)、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貨幣基金(IMF)也常常修正統計定義,例如:三角貿易由服務類改成商品類,研發由中間投入改爲固定資本形成,失業身份的認定由單週放寬爲四周,這些改變都會讓統計面臨改版、回溯修正的問題。

而回溯修正並非一蹴可幾,在回溯修正這一統計空窗期,宜讓新舊並陳,因爲沒有1980~2000年的資料,形同資料斷鏈,對於政策研擬,經濟研究都是極大的障礙。

自2016年貿易統計改版迄今已八年多,除了儘快讓舊版資料並陳,新版資料的回溯也應進行,也許不必一步到位,可以分階段回溯,先向前修正至1990年,過些日子再往前推至1985年,再過些日子再推至1980年,無論如何一定要縮短統計空窗期,以讓這一段消失的貿易統計早日重返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