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亞洲新興國家能抵擋美債殖利率揚升
近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急速躥揚不禁令人想起2013年的「退場恐慌」(taper tantrum),不過標普全球評級(S & P Global Ratings)指出,美債殖利率揚升對亞洲新興市場的影響不會像8年前那麼強烈,亞洲新興經濟體有能力抵擋衝擊。
美國聯準會(Fed)在2013年暗示將量化寬鬆措施將逐步退場,有意降低債券購買規模,導致美債殖利率勁揚和美股大跌。
退場恐慌引爆新興市場資金逃亡潮,新興國家股市、債市和匯市連袂大跌,部分國家央行被迫調高利率,防止貨幣重貶導致企業難以償還美元負債,削弱金融系統穩定性,和推動通膨飆高。
儘管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短期內無意升息或縮減購債規模,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18日仍升破1.7%,寫下2020年1月以來最高水準。
標普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haun Roache)在最新報告表示,殖利率揚升的衝擊並不一定相同。殖利率上揚若是反映成長展望好轉和通貨再膨脹,而非貨幣衝擊,那麼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復甦力道應能抵擋殖利率攀升。
羅奇解釋道,市場預期美國經濟成長將帶動通膨上升,使得美債殖利率上揚,而亞洲通常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受益者」。
此外,相較於2013年,亞洲當前的經濟優勢也較能抵擋外部衝擊。亞洲的優勢條件包括經常帳盈餘、通膨溫和、實質利率較高,以及外匯存底可觀。
多個亞洲國家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病毒擴散,讓經濟比歐美國家更快復甦。羅奇表示,亞洲國家經濟轉趨強勁,應能抵禦美債殖利率上揚衝擊。
儘管如此,倘若市場認爲聯準會低估通膨風險,造成殖利率急速躥升,且美元同時升值,可能威脅亞洲的經濟復甦。在此情況下,印度與菲律賓將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