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腸胃炎有羣聚感染力! 小心一人中標全家遭殃

預防腸胃炎需注意個人衛生,建議要常常洗手消毒。(本報資料照)

一名8歲男童從學校下課回來後上吐下瀉,因而帶來醫院就診。媽媽說班上最近也好多同學有嘔吐腹瀉的症狀,經檢查發現是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炎,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許多。

腸胃炎是兒童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最近氣候變得溫暖潮溼,食物容易腐壞,小朋友一不小心吃到不新鮮的食物,常常就會有嘔吐,腹瀉等腸胃炎的症狀出現。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郭秉洋表示,大部分的腸胃炎通常是因爲吃到不潔的食物或水造成的。其中以病毒性腸胃炎佔大多數。常見的病毒有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和腺病毒,會造成發燒,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有時大便會有酸臭味。病毒性腸胃炎也常有羣聚感染,常常一個人得到,結果全家人都有腸胃不適的症狀出現。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郭秉洋表示,大部分的腸胃炎通常是因爲吃到不潔的食物或水造成的。(北榮新竹分院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郭秉洋提醒,腸胃炎也可以是細菌引起的。常見的細菌像是沙門氏菌、曲狀桿菌、桿菌性痢疾、大腸桿菌等等。而細菌性腸胃炎的症狀通常比較嚴重,常有高燒數天、腹瀉、腹痛嘔吐、倦怠,大便常有血絲與黏液。另外,如果有飲用山泉水或常吃生食,也要小心寄生蟲感染造成的腸胃炎。

一般來說,腸胃炎治療並沒有特效藥,主要以補充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爲主,搭配一些症狀治療的藥物。郭秉洋建議飲食上可採取少量多餐,選擇清淡好消化的食物如稀飯,白吐司,避免食用太油或太甜的食物,而乳製品像是牛奶豆漿等等,在腸胃炎期間也應減少食用。如果沒有胃口,也可以用醫療用口服電解質補充液來做補充。

雖然大多的腸胃炎屬於輕症,會慢慢復原,仍有部分的患者會表現出比較嚴重的徵候,需要住院治療。郭秉洋表示,如果小朋友持續高燒、活力食慾不佳、有脫水的徵象如皮膚乾燥、眼淚減少、尿量減少、囟門凹陷等等, 或是有嚴重的腹脹腹痛嘔吐等情形,建議儘速就醫治療。

如何預防腸胃炎?郭秉洋表示,平常宜注意食物飲水的衛生,避免生食,不飲用山泉水或地下水等未經充分過濾消毒的水源。食物應保持新鮮,儘量避免使用隔夜飯菜。接觸腸胃炎病患需注意個人衛生,常常洗手消毒。另外, 嬰兒可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預防輪狀病毒腸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