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法=安樂死?看懂預立醫療決定的善終權

病主法=安樂死?看懂預立醫療決定的善終權。(示意圖/Shutterstock)

亞洲首部以病人爲主體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以預立醫療決定的方式保障當事人的善終權。立法院榮譽顧問、現任病人自主研究中心(簡稱病主中心)執行長的楊玉欣委員在病主法邁入3週年時刻,帶領病主中心團隊串聯康健雜誌、陳建仁前副總統、作家張曼娟、知名主持人於美人等24位社會影響力人士,推出公益書籍《如果還有明天》。

透過24位名人對病痛與生死的切身故事,期盼跳脫剛性的法律宣傳,以生命的愛與感動,號召衆人在「還有明天」的時刻,討論「如果沒有明天」的話題。病主中心邀請共筆作者們共同啓動社羣串聯,發動「如果還有明天」的話題討論,點出「善終」不靠運氣而靠準備,期盼以終點的話題引領衆人重新思考「一路向死的人生,該怎麼活,纔不枉此生?」

「病痛與生死長期是華人社會不敢觸碰或討論的話題」,從108年國研院科政中心的民衆關心的百大課題調查中可窺見一斑,該調查顯示民衆相對善終話題,更關注環境、勞工議題、或民生等相關問題。

面對超高齡社會以及後疫情時代的挑戰,相關話題的思考與準備更顯其迫切性,病主中心期盼藉由社會影響力人士的號召、真實故事的感動與啓發,同時配合媒體社羣串聯的思考與討論,翻轉衆人對此話題的刻板印象──從終點往回思考人生的重要選項,在每一日活得更踏實,在終點來臨的那一刻更圓滿更無憾!

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圖/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

什麼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圖/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

放棄急救與預立醫療決定(AD)的不同?(圖/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

病主法不是安樂死。(圖/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

病主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圖/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

《病主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不同?(圖/病人自主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