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i4和BMW iX,“醜”卻是“秀”
據說,當一個人剛剛運動完,到家脫下鞋聞到自己“鞋和襪子”的味道時,初期的不適感大概在3分鐘以內會消失,因爲快速調整之後適應了。
舉這個例子的原因是,在消費品行業裡,一旦有人在突破傳統做一些事,總得有時間來擺平質疑。大家經常說的那個話題是“你別說,從剛開始看雷克薩斯那個大嘴怎麼都不順眼,到現在還覺得挺帥”。
恩,我要聊的不是雷克薩斯,我是一個相對迷茫的BMW粉。之所以粉BMW不是因爲它跑的快、開的爽,是它每年拿出利潤裡的高比例,一直在持續不斷的砸錢搞研發。看着汽車行業裡,大多數企業在做的是“別人做啥,我學啥”,再看着BMW,“哎呦,還能這麼搞?”這就是欣賞的原因。
好了,閒話不多鋪墊,直接進主題,講講我的迷茫,關於BMW。
BMW i4/BMW iX實車之後,新輪廓
這幾年,因爲特斯拉的火爆,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汽車電動化的進程。隨着越來越多新勢力的入場,隨着很多傳統車企的轉型,實際上一個很明顯的短板在出現。中低端產品夠多了,高端的缺,還缺不少。不用爭辯這件事,就拿保時捷Taycan(參數丨圖片)現在一個月中國市場能平均交付600臺左右賣斷貨這局面,據我打聽,保時捷官方都沒想到能火成這個樣子。
頂層市場越來越好玩,但中上層,還是缺東西的。BBA前期的電動化產品,有一個算一個,試水期產品距離主流節奏有差距,而二線豪華品牌的電動車別管新技術還是老技術,也有一個算一個,都能挑出明確的優點和更大的缺點。
所以,老技術車型的事兒就可以翻篇了。這次,BMW在中國第一次把剛剛在2021 IAA上亮相的BMW i4運到了中國,我順勢完成了靜態摸車首次體驗,再加上BMW iX擺在旁邊,展開聊聊它們,能揭開之前的很多端倪。
關於“醜”,自從用上特大號鼻孔級雙腎之後,BMW的設計風評在中國網民這,差不多快翻了天。很多人都說“不好看、不會買、太怪了”,但現實狀況往往是打臉的,換上大鼻孔的BMW 4系,基本上在全國的4S店都是來一臺賣一臺,後面排隊等着提,有的地方甚至還有一些價格上的終端詭異操作,但依然攔不住賣的熱情。
有種汽車網民的觀點叫“看着特斯拉的未來設計、看着一大堆新勢力的未來設計,BBA這種老牌企業是不是有點跟不上節奏了,比如BMW,看着就沒那麼誇張科幻,沒東西了?”
上海車展的BMW iX實車出現之後,這種觀點的支持度在變低,仔細看完BMW iX,質感是足夠的。BMW對它的定位是未來豪華移動空間,理解起來就是,它會在集成BMW所有燃油車時代你能想到基因(運動、操控、好開)之外,釋放盡可能多如今BMW關於未來豪華的思考。於是,外觀看上去是質感十足,甚至超過了如今的旗艦BMW X7/BMW 7系。拉開車門,能發現儘可能多的舒適細節,比如更寬的門板扶手-用來放置手臂休息、更寬的座椅-保持包裹性的同時有更好支撐、更大的車內空間/車內音響系統-提升乘坐舒適性。
你可能會奇怪,這些看起來一點都不炫酷啊,一點都不如新勢力那麼“抓人眼球”啊。別急,我們先聊完淺層的,再聊深層的,所以接下來看看BMW i4。
這張中國首秀的圖,如果把車名標牌和牆上的i字母如果都扣了,再拿着圖問所有人一個問題“這是啥車,是不是BMW 4系”,我相信直接能把99.99%的人搞混。BMW的相關工程師能發現不同,但普通人發現不了。
好,這就直接造成一個局面,對於沒摸過實車的人來說,“BMW說你的電動化,爲啥還跟燃油車這麼像。車尾也像燃油版4系、拉開車門也像燃油版4系(除了內飾大屏)、甚至,還保留了換擋擋把!這一點都不創新啊。”
“看看別的車,看看新勢力,BMW這一輪是不是又陷了,不夠打?”
淺的說完了,說點深的
有一個前提擺在這,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實際上網絡現實和真現實之間的出入,是越來越大且不可控的。再加上流量都綁定在大平臺手裡,結合AI算法的“指向性餵養式”推送,讓人閱讀到的信息流,只會越來越精準的瞄向“預設想法”。
所以,實際看完BMW iX和BMW i4這2款車,再對應着自己此前的預設問題,尋找答案,我找到了很多好玩的東西。
比如藏的深,甚至不注意就會錯過。目前主流的智能純電動車,基本上大家看上一眼就會對它有所概念。看,這個簡潔設計+車內巨大的屏幕,像極了太空艙,這車一定在交互上做的不錯;看,這麼多傳感器,這車的智能駕駛一定不錯;看,這是獵裝車,它一定很運動。
如果用這種觀點看BMW iX,就會很迷茫,“這到底是啥?”。但其實,稍微花個5分鐘時間就能發現,這個車頭上亮晶晶的覆蓋層,是能自動修復(24小時左右)不怕石子迸濺的前格柵覆蓋;覆蓋之下,是監測範圍300米的前置雷達,(目前的中距離激光雷達在150米),這車還用了支持5G傳輸、最快30Gbit/秒的千兆以太網,還有800萬像素(2022年量產車裡技術標準第一檔)等,車裡既有大屏,又有操控按鍵,還有個“水晶旋鈕”,這一系列東西。
知乎上有句話叫,懂的都懂。用在BMW iX身上,解釋一下就是“這比你能看到的新勢力技術更創新”,比如尺寸更大的監測雷達系統,加上自動修復的覆蓋層,可以超了激光雷達;比如,30Gbit/秒的以太網,能支持5G真正來臨後的上傳/下行速度,比如自動駕駛核心的本地化、計算速度、準度,智能座艙的反應速度、用起來隨時保持高速、不卡頓等等。車裡的這個水晶旋鈕上竟然能像智能手機大屏那麼寫字,裡面也看不到明顯的電路板。
然後,你再看看目前的同類主流產品表現?黑屏/卡頓,常事兒;檢測不準,常事兒;維修成本高,常事兒。這些常事兒的背後,是BMW iX已經做完了準備,等法規真正落地之後,咱們再看當今主流技術和它的差異,大概率就會發現,“之前認爲先進的已經不能用,需要重買,而之前認爲保守的,卻直接完全匹配”。
再有,BMW i4 M50。先說一個好消息,這是一臺M Performance車型,後期大概率你我還會見到BMW把技術砸滿的純電動極限駕駛機器,M i4(現在還沒這車,姑且這麼命名)。然後,再展開看看這臺車身上藏着的東西。
WLTP 590公里續航(i40版本)、最大功率536馬力,峰值扭矩795牛·米,0-100km/h加速3.9s。這組數字在這個時代裡可能會讓大多數人麻木,因爲電動車加速快不是應該的嘛。那我們說點深層的東西,這個第五代eDrive,在之前BMW的相關車型上我們有過體驗,跳過技術實現直接說結果就是,你開着這輛純電動BMW,就像開燃油車一樣就好,想玩命加速?可以,想緩着開?可以,想跑個山?可以。上述的一切動作,你不用沒事低頭就去看,還剩多少續航。已經疊到了第五代,新能源車的銷售已經第10年,駕駛新能源車時在哪是浪費在哪是補強,這些核心數據在第五代eDrive上又優化了一遍,而且接下來繼續優化。
就這一個點,其實現在的主流電動車技術就不用看了。再說點欺負人的話,攢了100多年的賽道經驗/調教經驗用在BMW i4身上,足夠其他車企慢慢追的。你可能會用特斯拉Model 3或者Model Y來辯證的看這個問題,“Model 3的駕控已經很好,BMW能好到哪兒去”。那這麼說吧,這恰恰是反差後的長處,Model 3身上65-70%的成本用來做行走機構,所以有了好駕控的同時,卻有了續航不穩/內飾糙/做工差/黑屏等其他連鎖反應。那,從這點上,就能看出BMW i4的好了吧?
當然了,最終的一切要交給市場/消費者考驗,目前只是能尋找到相關的端倪。所以,摸完BMW iX和BMW i4的靜態之後,我不下任何明確結論,它相比於如今的主流車型是好是壞。只討論趨勢、思維,而不兩分法的“打標籤”。
寫在最後:
最後,想說的是心理學方面的事兒。
在中長期時間裡,消費市場能取得成功的企業,100%都是心理學/心理戰方面的大師,這一點毋庸置疑。看着BMW iX、BMW i4這種車,我的最直接感悟是,一會發現一個新彩蛋,一會發現一個新驚喜,然後看完靜態就想動態,試完動態再給駕駛輔助系統Pro來一頓點評和總結,最後大概率是“想買”“誇”。
這讓我想到了人最原始的一個場景,男女之間的吸引,大多都是先從表層開始,於是談戀愛的時候,總是在找符合自己審美和麪容姣好的對象。但,隨着戀愛經驗的豐富,真正要走向“人生陪伴”階段的時候,表層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內涵。表層總會不斷變化,而內核的吸引纔是真正吸引。
所以,各位自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