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推動腫瘤疾病早篩早治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 題: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推動腫瘤疾病早篩早治
新華社記者俠克、李恆、徐鵬航
腫瘤疾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負擔。隨着科技進步,早期篩查等技術手段讓腫瘤患者可以實現早診斷、早治療,從而提高治癒率和生存質量。在17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實現全民健康——推動腫瘤疾病早篩實現健康公平”分論壇上,多位專家就腫瘤疾病防治工作建言獻策。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羣安介紹,我國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綜合施策、全程管理,立足全人羣、全生命週期,促進癌症防治關口前移。針對發病率高、篩查手段和技術方案相對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肺癌等重點癌種,組織完善篩查和早診早治系列技術指南,並在全國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癌症規範化防治水平,有效減少癌症危害。
2023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發佈了《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危險因素綜合防控、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顯著增強,規範診療水平穩步提升,癌症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達到46.6%,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介紹,我國針對高發癌種的篩查越來越普遍,基本覆蓋了肺癌、胃癌、乳腺癌、宮頸癌等發病前十位的多數癌症種類。“以婦女‘兩癌篩查’爲例,自2009年我國開始推動實施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項目以來,截至目前已接近2億人受益。”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健康經濟與保障研究部部長萬泉說,應進一步加大腫瘤預防性工作力度,包括早篩早診工作中的資金投入。
陳萬青認爲,當前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中西部地區優勢資源的可及性需要不斷提升。早期癌症的診斷需要醫生具備專業知識和臨牀經驗,專業設備數量也需要增加。
毛羣安表示,未來將繼續擴大腫瘤早篩覆蓋面,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腫瘤早篩早診早治中的作用,切實提升腫瘤防治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