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羣、魚油都入列!7保健品吃錯有副作用 藥師給解方

藥師花逸修列出常見7種保健品,一一說明吃錯可能會造成的副作用,如過量鎂會致腹瀉、免疫力低下族羣服用益生菌,可能引發菌血症等。(示意圖/達志影像)

臺灣人愛吃保健食品,但即使是標榜純天然的產品,錯誤服用方式仍會有負面影響。藥師花逸修就列出常見7種保健品,包括葉黃素、益生菌、鎂、鐵、魚油、維生素C及B羣等,一一說明吃錯可能會造成的副作用,如過量鎂會致腹瀉、免疫力低下族羣服用益生菌,可能引發菌血症等。不過,他也強調,副作用並不可怕,只要注意使用方式並避開即可。

藥師花逸修在個人Instagram「小花葯師|社區藥局筆記」發文分享,針對7種常見保健品,包括葉黃素、益生菌、鎂、鐵、魚油、維生素C及B羣等,一一說明吃錯可能會造成的副作用,同時也提供解方:

1、葉黃素:藥師指出,葉黃素是β-胡蘿蔔素的一種,本身帶有綠黃色的色素,服用過量會導致皮膚變黃。他建議,每日不要攝取超過30mg,若同時攝取其它種類的β胡蘿蔔素,如玉米黃素、蝦紅素等,就不要攝取高劑量葉黃素,每日6mg的葉黃素即可。

2、益生菌:藥師表示,現今益生菌產品多爲活菌,若在免疫力低下情況使用,益生菌可能穿過腸道上皮細胞,引發菌血症。因此,建議免疫力低下族羣,如天生免疫力不全症候羣,或是化療期間的癌症患者,應避免服用。

3、鎂:藥師說明,許多人會攝取鎂協助放鬆神經肌肉,但過量的鎂會導致腹瀉,就如同服用過多氧化鎂的效果。他指出,鎂造成腹瀉的劑量因人而異,有研究建議,應避免單次服用超過400mg的鎂。

4、鐵:藥師指出,貧血患者、孕婦常需要額外補充鐵劑,但鐵劑容易導致便秘、排黑便。他建議應以攝取天然食物爲優先,天然食物中的鐵爲血基質鐵形式,其利用率遠高於鐵劑;若仍要補充,選擇甘胺酸亞鐵形式的鐵劑,能減少便秘副作用。

5、維生素C:藥師說,維生素C又稱爲抗壞血酸,本身具有酸性,容易刺激胃部潰瘍的傷口,引起胃痛。他建議避免空腹吃維生素C,以及一次服用高劑量(1000mg),也可選擇微脂體劑型維生素C。

6、B羣:藥師說明,B羣中的B1(Thiamine)本身結構式含有硫,因此容易產生硫臭味,甚至經由尿液排除時仍會有味道。建議選擇維生素B1誘導體(TTFD, Fursultiamine),它是B1的脂溶性衍伸物,能有效減少B1的異味問題。

7、魚油:藥師表示,魚油是由魚類萃取,若加工技術不佳,易殘留過多魚腥味,容易感到噁心、打嗝有魚腥味。他建議,應避免同時服用大量魚油,可改成分次吃。並選擇經過較佳萃取技術的高品質魚油,能有效減少魚腥味;或是選擇富含Omega-3的藻油,也能避開魚腥味。

最後,花逸修提醒,保健食品最危險的副作用,其實是誤信家人朋友、電視廣告介紹,而隨意購買沒有效果的產品;或是本身根本不需要補充這些產品,傷荷包事小,傷身體則不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