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5分鐘抵達烏目標,俄羅斯“邊界”洲際彈道導彈什麼來頭?
00:21
據央視新聞消息,《烏克蘭真理報》當地時間11月21日稱,在當天對烏克蘭第聶伯羅市的襲擊中,俄軍首次使用RS-26“邊界”洲際彈道導彈進行攻擊,打擊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南方機械製造廠”。路透社表示,這是俄方“首次”在俄烏衝突中使用這種遠程導彈。
烏克蘭媒體稱,當天俄“邊界”洲際彈道導彈攜帶了6個單獨作戰部,從發射到抵達烏目標時間不到5分鐘。另外,俄軍使用的“邊界”“匕首”等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但俄軍並未使用核武器。有專家認爲,俄方此舉是爲了展示打擊能力並給烏方造成心理壓力。
烏總統澤連斯基在最新聲明中表示:“俄羅斯發射了一枚新型導彈,其速度和高度表明它具有洲際彈道能力”。
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軍政管理局21日通報稱,當天俄羅斯導彈襲擊了第聶伯羅市,造成兩人受傷。
對於是否使用了洲際彈道導彈,俄羅斯目前仍保持沉默。
俄軍首次使用RS-26“邊界”洲際彈道導彈對烏克蘭進行攻擊,時值俄烏衝突爆發1000天之際。
近日,俄烏衝突因爲美國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導彈打擊俄縱深後,發生了新一輪的變化。
首先是烏軍在11月19日首次使用美製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襲擊了俄羅斯布良斯克州。另據英國媒體20日報道,烏克蘭日前還首次使用英國提供的“風暴之影”巡航導彈襲擊俄境內目標。
正是在11月19日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批准了新版俄羅斯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即“核學說”。法令從簽署之日起生效。此舉意味着俄羅斯正式降低使用核武器的門檻,也是對“拜登政府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遠程導彈打擊俄羅斯本土”消息的迴應。
俄軍此次發射的RS-26“邊界”洲際彈道導彈到底有多厲害?俄羅斯現役的洲際導彈還有哪些?發展情況和技術趨勢如何?
RS-26“邊界”洲際彈道導彈
2013年,時任俄副總理的羅戈津曾強調RS-26“邊界”新型洲際導彈是“反導殺手”,無論是現有的,還是前景反導系統都沒有能力攔截其戰鬥部。
資料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RS-26導彈戰鬥部與導彈本身脫離後將沿不可預測的軌跡超音速飛行。俄導彈行業一名消息人士曾透露,RS-26能夠攜載幾枚新型高超音速分導式多彈頭,具備高度和航向機動能力。此前這種全新的彈頭已經在其他導彈上順利進行了發射試驗。
據悉,RS-26“邊界”新型洲際導彈可能使用更換新元件的傳統慣性控制系統,保證在導彈發射前及時改變飛行任務,重新分配目標。新導彈和彈頭預計都將使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配備主動制導系統。導彈發射重量估計約爲60噸或更高,最短射程估計2000公里,最大射程估計至少在6000公里以上。
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
“薩爾馬特”是俄羅斯研製的最新型重型洲際彈道導彈,該型導彈在2017年12月進行了首次試射,2022年4月20日實施了迄今爲止唯一一次成功的飛行測試,2023年底開始進入戰備值班。
導彈長35.5米,直徑3.5米,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起飛質量高達208噸,投擲質量超過10噸,能攜帶10-15枚核彈頭,導彈使用慣導、衛星制導和星光制導,最大射程可達1.8萬公里。
“薩爾馬特”洲際導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薩爾馬特”服役後將徹底取代R-36M洲際導彈(北約代號SS-18,名稱爲“撒旦”),該導彈擁有突破目前及未來全球所有反導系統的能力。它不僅可沿最佳彈道讓彈頭抵達目標,而且能從不同方向進行打擊,比如南極方向,這迫使敵方必須四面進行導彈防禦。
“薩爾馬特”被認爲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普京曾表示,這是一種“真正獨一無二的武器”。
不過RS-28“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使用的液體燃料,雖然在推力和載荷能力上有着巨大的優勢,但其安全隱患同樣不容小覷,液體燃料需要在發射前進行復雜的準備,並且一旦燃料注入彈體就需要完成發射或者抽出,否則燃料會腐蝕彈體艙壁。這無疑增加了出錯的概率。相較於固體燃料導彈,液體燃料的操作風險更高。
“亞爾斯”洲際導彈
“亞爾斯”洲際導彈。(圖源:俄國防部)
“亞爾斯”固體燃料洲際導彈是俄戰略火箭軍的核心裝備之一,它在2007年5月首次發射成功,2010年開始服役,射程可達1.1萬公里。據介紹,相比於俄軍此前裝備的“白楊M”陸基洲際導彈,“亞爾斯”洲際導彈繼承了前者的機動變軌能力,主要改進了彈頭設計,並增加了各種主動干擾系統、誘餌反制反導等新型技術。“亞爾斯”最多可攜帶4-6枚分導核彈頭,一次可攻擊多個目標。“亞爾斯”導彈有兩種發射方式,一種是採用發射井的固定部署方式,由厚重的鋼筋混凝土掩體保護,很難被摧毀;另外一種是公路機動發射方式,導彈發射車採用高機動特種車,依託公路進行廣泛的機動,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截至2022年初,俄羅斯部署了173枚“亞爾斯”洲際導彈,包括153枚公路機動式“亞爾斯”和20枚固定部署的井基“亞爾斯”導彈。
R-30“圓錘”導彈
今年5月,俄羅斯國防部已簽署命令,正式將莫斯科熱能工程研究所股份公司研製、沃特金斯克機器製造廠股份公司生產的R-30“圓錘”(Bulava)潛射彈道導彈納入俄羅斯海軍現役裝備序列。從2005年9月進行首次海上試射到2024年納入裝備序列,“圓錘”導彈修成正果。
從2005年首次試射到2024年官宣正式服役,“圓錘”導彈進行了近40次發射。
“圓錘”導彈基於“白楊-M”公路機動洲際導彈發展而來,採用三級固體發動機,彈長12.1米,彈徑2米,彈重36.8噸,導彈最大射程超過9100千米,可攜帶6個分導式核彈頭,核彈頭當量在10-15萬噸之間。導彈採用慣性制導+星光制導,有消息稱該導彈還可能使用了衛星制導,其命中精度達到120米-150米級別(CEP)。
“圓錘”導彈將裝備於“北風之神”級新一代核潛艇,俄羅斯計劃建造7艘“北風之神-A”級潛艇,計劃在2027年全部交付部隊,加上已經列裝的3艘“北風之神”級,俄羅斯將擁有10艘“北風之神”系列潛艇,完成海基核力量的現代化工作。
從綜合性能上講,“圓錘”達到了世界主流潛射彈道導彈的先進水平,與美國“三叉戟”-2D5、法國M51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只有在射程和投擲能力上略弱於“三叉戟”-2D5的改進型。
“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
“布拉瓦”洲際導彈是俄羅斯最新的海基三級固體燃料潛射導彈,裝載在“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使用。該型導彈於1998年開始研發,2004年開始試射,先後進行了超過40次試射。
“布拉瓦”潛射洲際導彈。(圖源:俄國防部)
今年5月,俄羅斯塔斯社援引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總設計師尤里·索洛莫諾夫的話稱,由該研究所研發的“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已正式服役。“布拉瓦”導彈射程超過9000公里,具備全球打擊能力,能攜帶6-10個分導核彈頭打擊不同位置的目標。同時該導彈可從北極冰層下發射,隱蔽性較高。“奧列格大公”號是首艘量產型“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2022年才服役。目前每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可以攜帶16枚“布拉瓦”洲際導彈,這也是俄羅斯海基核戰略力量的中堅。
“青斑”潛射洲際導彈
不同於全球主流潛射洲際導彈採用固體燃料的趨勢,“青斑”(又稱“深藍”,北約代號“輕舟”)潛射洲際導彈屬於三級液體燃料彈道導彈,主要裝備俄海軍“德爾塔3”“德爾塔4”級戰略核潛艇。相比於固體燃料導彈,採用液體燃料的洲際導彈擁有更大推力,射程也相應地大幅提升。
“青斑”導彈可攜帶多個分導核彈頭,射程達8300-11500公里,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號稱可以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液體燃料洲際導彈爲減少發射前的準備時間,通常採用“可儲存液體推進劑”技術,將燃料提前加註到導彈內部封存。
由於採用固體燃料的“布拉瓦”洲際導彈研製進度不如預期,俄海軍多次宣佈對“青斑”導彈進行現代化改進並頻繁試射,每艘“德爾塔3/4”級戰略核潛艇可以攜帶16枚該型導彈。憑藉較高的發射成功率,“青斑”潛射洲際導彈目前依然是俄海基核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來源:央視新聞、環球網、澎湃新聞、參考消息網、財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