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23日訪華?人還未到,卻已傳聲:禁止中國出口俄方軍事物資

美國務卿將要訪華的消息流傳已久,此前美財長耶倫、美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高級主任貝莎蘭已經結束在華行程,而外界對布林肯訪華時間和議題也十分關心。

4月18日,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下週二(4月23日)展開爲期四天的訪華行程。值得強調的是美菲“肩並肩”聯合軍演真正好就在期間啓動。

雖然,信息源援引的是“多名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並說布林肯將和中方多名高官會晤。但是,大家都明白這是美國提前放風出來,測試反應的。

實際上,美媒高度關注布林肯訪華,因爲以色列與伊朗的報復行動牽扯,美國總統安全顧問沙利文的行程已經延遲,奧斯汀也取消了出訪計劃在家裡到處打電話,而布林肯訪華能不能如期進行,以及帶着什麼話題來,都是媒體熱議的話題。

外界猜測,耶倫訪華時說的“產能過剩”話題是布林肯一定會說的,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4月17日宣佈對中國海運、物流和造船業啓動301條款調查,就是布林肯訪華前的節奏和戲碼。

因此,同期中美經濟工作組會議還在舉行,中美之間還在就“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及光伏能源產能過剩“繼續交鋒,其實就是美國試圖通過這些話題,以遏制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戰略威脅”,爲對華實施更多制裁鋪路。

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出席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必須採取“果斷”行動,保護美國電動汽車行業免受中國補貼競爭的影響。

外界認爲,“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問題”已成爲美國在中美博弈中的新戰略,避免美國失去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但是美國的指責更多的是基於政治考量,主要是爲美國選舉服務的,是爲了營造強化與中國地緣政治鬥爭的氛圍。所以,美國可以罔顧規則甚至事實。

而此時布林肯丟下以色列衝突的報復的重任,不遠萬里訪問中國,一定是有更爲重要的話題要與中國進行討論。預計就是“美國對中國協助俄羅斯提振國防工業的擔憂”。

美政客早就在炒作“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商品,可以被用來製造武器或者鞏固國防”。中方不止一次強調“中俄之間的正常貿易不應受到干擾或限制。”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也明確對美方表示,中國沒有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裝備,“中國不是俄烏戰爭的製造者或捲入方”。

但是美國依舊不依不饒,有美國官員稱,中國在不同領域幫助俄羅斯,包括聯合生產無人機、提升衛星拍攝能力和出口製造彈道導彈所需的機牀等。

實際上,中俄正常貿易中的有些物資用途是多面的,既可用於商業,也可用於軍事。如果非要聯想起來,就連進出口糧食都可以被美國污衊爲“軍事物資”,因爲糧食可能被士兵當作補給。

可是,美方依舊繼續炒作,此前耶倫也在會談中表示:任何爲俄羅斯戰爭提供物質支持的公司,都將面臨重大後果,爲重大交易提供便利的銀行也“將面臨美國製裁的風險”。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4月16日說:“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一些材料從中國運往俄羅斯,俄羅斯用這些材料重建國防工業基礎,並生產在烏克蘭戰場上使用的武器,我們對此非常擔心。”

拜登在給中方打電話時也表達了“幫助俄羅斯逃避制裁”的擔憂。

那麼,布林肯訪華期間勢必也會以“中方助俄擴充軍力”當作話題,來向中方施壓。美方正以全方位的貿易戰對待中國,並且干涉中國對外貿易,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關於中俄貿易美方無權干涉,中方一貫反對美方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遏制打壓中國企業,敦促美方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就在美方動作不斷的大背景下,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西方國家正爲遏制俄中競爭力發展出臺成千上萬項制裁和措施,而我們順利通過“貿易戰”的考驗。

本月初,王毅在與拉夫羅夫會晤期間,針對西方的“雙重遏制”戰略(遏制中國和俄羅斯)提出了“雙反”思路,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少數國家壟斷國際事務。

王毅外長就中俄關系發展提出要做到“五個始終”,即始終遵循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始終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原則,始終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守正道,始終在合作中追求普惠共贏,以及始終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

簡單說,就是推動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崩塌,促進世界多極化形成,共同營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更直接一點說,美西方那一套都該丟掉了!各國平等,和平發展,還想當世界老大就要從實力地位出發說話。

上一次,布林肯訪華沒有紅毯和鮮花,開會時候的荷花盛開,“荷”與“和”“合”諧音,表達了我們期待中美兩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願望。但願,布林肯聽過中國的一句古話: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